近期A股異常波動,為促進資本市場持續穩定健康發展,證監會、財政部、國資委、央行等多部委均出臺了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措施。8日,證監會發布“限售令”:從即日起6個月內,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
在這個背景下,各路資本加盟增持大軍,許多上市公司也都選擇增持股票來穩定持股人信心,維護股價穩定。然而,卻有那么些人不買監管層的賬,大肆減持,背離證監會維穩意圖。
限售令前幾小時 金城醫藥、山東威達遭跌停價減持
“來得早不如來的巧” 常用來形容時間巧妙適宜,減持也是一樣。不過,對于股東來說,能抓住限售令前幾小時時間點精準減持也是挺“耐人尋味”的。7月9日,金城醫藥公告稱,公司8日接到股東青島富和的通知,其于8日減持公司股票4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0.316%;同日,另外一位股東深圳前海也發來通知,其于8日減持公司股票199.0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1.5725%。
股東減持并不少見,奇怪的是,在7月8日跌停板位置的減持后,青島富和持有金城醫藥620萬股,持股比例為4.897%;而前海旗隆持有631.86萬股,持股比例為4.991%。二者均不再是持有金城醫藥5%以上股權的股東,如此說來,之后將不再受減持新規約束。
無獨有偶,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11日,山東威達公告稱遭到私募大佬張建斌旗下的南京瑞森大手筆減持。公告稱,南京瑞森在7日以跌停價賣出122.8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0.35%,持股比例降低至4.74%,也降低到5%以下。而據媒體報道其在6日減持后還持有山東威達5.08%股份。
新聞鏈接:新希望減持時間、數量“剛剛好” 劉永好食言自肥
另一個精準減持的是新希望。據民生銀行近期公告顯示,劉永好實際控制的新希望集團減持民生銀行近2.62億股,套現至少25億元。而就在上個月劉永好還曾表示,對民生銀行非常有信心,稱不會大幅減持。而且蹊蹺的是,又是8日,劉永好選在證監會限售令當天減持,在時間節點上可謂“精準”。
除了時間節點外,新希望減持的數量也被市場所關注到,稱其“剛剛好”。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此番減持之后,新希望集團持有民生銀行的股份比例已經低于5%。這意味著,新希望也將不再受到限售令的限制。
然而,這一與監管層和市場期盼背道而馳的做法,在遭致質疑的同時也引起了股民的憤怒,武漢某股民稱:“劉永好的形象,一落千丈。”
新聞鏈接:劉永好食言自肥減持民生銀行 逆證監會維穩苦心
中國人壽減持中信證券套現8億被疑違反規定
此外,中國人壽的一則減持公告也讓人大呼意外,據香港交易所披露文件顯示,中國人壽7月10日以每股27.38元的均價3000萬股中信證券A股。減持前,中國人壽持有中信證券A股5.95億股,中信證券總股本121億,占比4.9%,未達到5%一線。
而據業內人士分析,按照總股本來算,減少持有前,人壽持有中信證券A股5.95億股,中信證券總股本121億元,占有4.9%,還沒有達到5%的標準,因此,市場質疑中國人壽的行為違法了證監會的規定。
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盡管中信證券和中國人壽紛紛發布澄清公告,稱此次不屬于違規減持。但投資者并不買賬,對其減持表示“匪夷所思”:中國人壽一直被視作“國家隊”的代表,在A股遭遇困境,需要各方合力化解困局的當下,竟然大幅減持中信證券股權,難怪被質疑“惡意砸盤”。
“好想你”、沈陽機床股東敏感時間減持 投資者困惑
其實,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的減持一時一刻未曾停歇,更是有近千億資金在此輪雪崩式下跌的前夜套現,成為躲過暴跌的幸運兒。不過,在證監會明令限制大股東減持的公告之后,大股東還出乎意料的減持讓許多投資者感到困惑。
除上述幾家公司之外,還有如“好想你”7月9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石聚彬于9日減持公司股份3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03%。本次減持后,石聚彬仍持有公司股份5700.9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8.62%。
此外,據沈陽機床公告顯示,公司股東于7月7日至7月8日減持公司股票共計382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00%。本次減持后,萬家共贏持有公司股份334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37%,也成功避開限售令限制。
事實上,對于股票市場而言,其漲跌有一定的規律,股票價格也永遠是波動的。但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有很多,近期股市的起伏過大多是前期過快上漲的調整,是市場自身運行規律的結果,但回調過快也不利于股市的平衡健康發展。從這一點出發,監管層的多項救市政策可謂是穩定市場信心的組合拳,亦是在維護眾多中小投資者利益。在此背景下,大股東一再減持或澆滅投資者信心,在“信心比黃金還貴”的當下 ,投資者似乎更愿意看到股東增持的消息吧。(記者邢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