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春英23日表示,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對中國的影響已經有所顯現,但目前總體可控。
在23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王春英表示,去年美聯儲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實質性退出,給新興經濟體帶來了普遍沖擊,中國跨境資金流動雙向波動也進一步加大,但沒有改變全年跨境資金凈流入、國際收支口徑外匯儲備資產增長的局面。
“今年一季度,美聯儲加息預期等因素帶動了美元較快升值,這是中國跨境資金流出的重要推動力。但二季度隨著國內外宏觀環境的變化,資金流出的勢頭明顯放緩,外匯供求趨向基本平衡,說明目前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影響仍在可承受的范圍之內。”王春英說。
王春英表示,美聯儲加息、美元升值可能影響境內企業的財務運作,加大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的波動性和市場的不確定性,并給人民幣匯率政策帶來一定挑戰。但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美國經濟的復蘇前景較好,有利于改善中國外需,同時也可以成為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動力。
她表示,中國抵御跨境資金流動沖擊的能力較強,但對相關風險也不能掉以輕心。“不排除個別企業可能存在債務負擔較重、期限或者貨幣錯配比較突出等問題,需要企業根據自身情況積極調整。”
她表示,外匯管理部門將繼續大力發展外匯市場,擴展市場廣度和深度,更好地吸收內外部沖擊;進一步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的監測和預警,完善有關應對預案;加大對市場參與者的風險教育,通過各種方式督促和引導企業更好地管理自身風險。
針對希臘債務問題,王春英表示,目前希臘債務問題還沒有對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產生較大影響。但當前國內外的經濟金融形勢仍較復雜,未來希臘債務問題如果有新的變數,可能通過影響國際匯市,間接影響中國跨境資金流動,因此還需結合歐元、美元的其他影響因素進一步觀察。(記者李延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