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34萬企業因未年報或隱瞞信息等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遭遇多種限制
企業失聯、沒有及時公開規定信息……今后要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企業庫,貸款、招投標、申請上市甚至開網店等都要受到限制。昨天,江蘇省工商局向揚子晚報記者介紹了以信息公示和信用監管為核心的監管新模式。
34萬企業進“異常”名單
據介紹,省工商部門建立了經營異常名錄企業庫,企業如果出現未在規定期限內履行年報義務、未按規定履行即時公示義務、公示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通過登記的住所(經營場所)無法取得聯系四類情形的,將被工商部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并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向社會公示。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滿3年未移出的企業,將被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3年內不得再擔任其他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
截止到7月15日,江蘇345481戶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開網店貸款招投標都受限
被列入“異常”的企業會遭遇哪些限制?工商人員介紹說,一是辦理金融業務受限。如常州戚墅堰區一家木業公司,該企業之前已向某銀行申請固定資產抵押貸款,并辦理了相關手續,但銀行最終審查時發現該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立即終止其貸款審核程序。此外,沭陽一家咨詢服務部因未年報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辦理POS機刷卡業務時被拒。
另外,“異常”企業申請上市、參加項目招投標也會受限。淮安一家新材料有限公司因未年報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導致其母公司在籌備上市時受到嚴重影響。
“異常”企業在第三方網絡平臺開戶或推廣也會受限。全省約有數十家“異常”企業在淘寶開戶及百度推廣等方面受到限制。如泰州一家管業有限公司在淘寶上申請開店時,因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而遭拒。
當然“異常”企業也可知錯就改,主動改錯后申請移出“異常”名錄,據統計,全省目前已經有2434戶市場主體主動向工商部門申請移出了經營異常名錄。
超兩萬人已嚴重失信
記者從省工商局了解到,江蘇已經將直接關系市場經濟秩序和消費者權益的九類失信違法行為,納入“黑名單”管理,其中包括法定代表人及相關負責人黑名單、企業登記申請人或委托代理人黑名單、無照經營黑名單、未履行法定義務或約定義務黑名單、嚴重失信違法黑名單、預付款消費逃逸黑名單、商標代理機構黑名單、農資經營黑名單和經營異常黑名單。
對納入黑名單管理的市場主體或自然人,將限制其任職、市場準入、辦理登記,還會通過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進行公示,實施聯動監管,比如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不給予優惠政策或財政資金補貼等。截至目前,江蘇已有27735名自然人(其中企業法定代表人27721名)、101戶企業被列入嚴重失信違法黑名單、30個無照經營黑名單、13家市場主體被納入預付款消費逃逸黑名單管理,4個自然人被納入企業登記申請人或委托代理人黑名單管理。通訊員龔尚軒
揚子晚報記者徐曉風
原標題:企業一旦進“異常”名單,貸款都辦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