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政策措施,打造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新支點。會議認為,通過改革創新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可增加就業和居民收入,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同時,改善旅游消費環境,可支持加強中西部地區支線機場、連通景區道路、停車場、等建設,規范旅游市場價格和經營秩序。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中國實現旅游總收入1.12萬億元,同比增長14.7%;國內旅游12.2億人次,同比增長10.4%;出入境旅游6021萬人次,同比增長9.1%;國內旅游消費總額1.04萬億元,同比增長15.9%,超出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5.3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預計,2015年,全國旅游投資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預計全年旅游直接投資將達到1萬億元,我國旅游投資將正式步入萬億元時代。未來3年,我國旅游投資將超過3萬億元。
中投顧問交通行業研究員蔡建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多領域的上市公司將可獲得利好。例如,旅游上市公司,旅游景區基礎設施的建設會促進旅游行業爆發式增長。同時,旅游租車、在線旅游等結合“互聯網+”思維的新型服務業上市公司也可獲得利好。
“大量基礎設施的修建將為鋼鐵、水泥領域的上市公司帶來新的增長點。在金融領域中,借貸機構以及旅游相關的新型投融資企業也將獲得利好。”蔡建明告訴記者。
與此同時,旅游業的發展也帶動周邊交通業和服務業發展。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蔡榮華表示,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國高鐵里程將達到1.7萬公里到1.8萬公里。
蔡建明表示,交通業的發展將對資本市場會帶來一定影響。一方面,將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促進服務性行業的經濟快速增長,推動國民經濟迅猛發展;另一方面,道路交通的建設對相關企業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如增加上市公司市值,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