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省國資委各監管企業生產經營總體上實現平穩增長,1—6月,26戶監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達1156.2億元,同比增長6.2%,為全省穩增長、保速度作出積極貢獻,并在改革發展和對口幫扶貧困縣等工作上取得有效進展。
1至6月,省國資委監管的26戶企業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努力拓市場、強管理、控風險,上半年各項經濟指標實現穩中有進、穩中有升,實現利潤總額132.8億元,同比增長29.7%;勞動生產總值374.7億元,同比增長10.9%;應交稅金121.5億元,同比增長8%。
促改革是穩增長的強大保障,今年來我省始終以產權制度改革為重點,大力推進國有企業全面深化改革。國企產權制度改革的深度、廣度和力度不斷增強,通過引入增量實現了建工集團與綠地集團的重組,使之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開磷整體改制主業上市、盤江資本運營公司建設等工作正在穩步推進。與此同時,其他各項改革也在扎實推進。以董事會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健全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健全董事會議事決策規則等制度體系,不斷提高董事會決策能力和水平。大力推進企業內部的“三項制度”改革,通過競爭上崗、市場化選聘人才等方式,增強了內在活力。圍繞管資本為主加強國資監管,完成了對監管企業的審核、
批準、備案事項的梳理并公布,進一步簡政放權。
上半年,全省國企大力推進調結構、轉方式,發展質量和效益有了新的提高。一批項目建設有了新進展,茅臺生態循環經濟產業園、盤江集團煤層氣開發兩個重點項目進展順利;產投集團完成了多彩貴州航空公司籌建工作,有望年內實現首飛;貴陽機場三期改擴建項目正式啟動。此外,今年省國資委監管企業確定的25項科技成果轉化重點項目已成功轉化11項,甕福集團含硫新型磷酸二銨新技術產業化等一批項目正在大力推進,技術創新有新提高。
為切實履行國有企業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省國資委系統企業積極開展對口幫扶貧困縣工作,今年來10戶對口幫扶重點貧困縣的企業,結合企業的行業特點,支持幫扶重點貧困縣加快特色產業發展,增強“造血功能”,開展各有特色的幫扶工作;省國資委系統企業派出319名干部赴全省各地開展同步小康駐村工作,協調投入資金、物資7000余萬元。(記者 劉力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