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綿陽9月18日電 題:第三屆科博會側記:“90后”掀起青春創客浪潮
作者 徐楊祎 尹忠偉
康復訓練儀、航測無人機、超短距離3D投影儀……在國內外高科技企業云集的第三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上,一群“90后”帶著他們的研發產品亮相會場,掀起了一股青春科技風暴。
第三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于9月17日正式啟幕,將持續至本月20日。
無人機區展臺前,幾個年輕人一邊演示無人機的操作,一邊向民眾介紹他們產品的性能。1992年出生的胡浩是這個團隊的成員之一,今年畢業的他,已經進入了一家科技公司,從事無人機研發事務。
胡浩介紹,他們研發的無人機名叫“Light1”,能替代工作人員進行消防搶險勘察、環境監測、反恐偵查、安保監控等活動,“Light1能準確地完成工作,節約了人力成本。”
“我們的無人機搭載了紅外線成像儀、可見光攝像機以及變焦攝像頭。”胡浩說,通過這些設備,他們的無人機能完成夜間成像、高清識別、高溫點掃描等任務,“它能替代人工完成一些具有危險性的工作,保障安全它最大的特點之一。”
胡浩說,之前他們還研制過一架“送餐無人機”。可承載5千克餐食,送餐半徑達2公里的“小家伙”曾在校內外引起過不小的“轟動”。“創客就是敢想、敢做的一群人,趁著年輕,我們會一直堅持下去。”
場館的另一邊,一件看似普通的手臂儀器,是上海理工大學學生團隊研制的可穿戴式上肢康復訓練設備。
“簡單說,這款產品是偏癱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的助手。”團隊成員符方發目前是該校2年級的研究生,他介紹,這款產品通過仿真外形結構,在軟件的控制下,滿足不同程度患者的康復需求。
符方發說,目前他們已經和上海華山醫院展開合作,進行臨床試驗。“下一步,我們還將研發新一代產品,幫助更多的患者康復始終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和符方發一樣,出生于1994年的饒師宇也是一名在校大學生。不同的是,借助西南科技大學的創業政策,剛剛20歲出頭的他已經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運營總監。
“我們的產品能精確地對目標范圍進行拍攝、測繪。”饒師宇表示,4月份以來,他們利用固定翼無人機技術,先后在三臺縣、南通市、江門市等地完成了道路規劃、城市綠化、違章排查等航測任務。
饒師宇說,學校和綿陽市都非常重視青年創業,向他們提供了場地、資金和政策上的幫助,“我想抓住這股創業機遇,實現我的‘創客夢’。”
目前,在國家“萬眾創業大眾創新”的號召下,更多的年輕“創客”開始登上創業創新的舞臺,青春“創客浪潮”席卷神州大地。僅2014年,海內外有近1.4萬名高校畢業生到素有“科技之城”稱謂的綿陽市創業,其中碩士、博士超過千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