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18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國家重大技術裝備辦公室主任李東表示,十三五期間,高端裝備制造業占制造業整體比重預期將大幅提升,從“十一五”時8%左右,達到“十三五”時,某些重點行業和重點產業高端化比重有望超50%。
站在正位于南海的我國自主建造的興旺號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之上,中海油服鉆井事業部負責人鄧明川告訴記者,這個半潛式鉆井平臺,可以在極地1米深的冰海中自主航行并作業,滿足全球90%海域的鉆探油氣需求。
鄧明川介紹稱,按照世界上最高的標準建造的平臺,能夠在零下20度以上的氣溫的海域進行作業,船體結構能夠抗15級臺風。
這座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鉆井平臺是由我國中集來福士建造,并已獲得全球12座半潛式鉆井平臺訂單。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小平介紹,有了最先進的鉆井平臺這樣的海洋工程高端裝備,意味著我們的采油能力又多了一重保障。
韓小平表示,地球表面71%是海洋,所以海洋下面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尤其是現在深海有一些盆地都有非常豐富的石油資源,現在雖然油價在下行,但是從長遠看,人們對石油的需求是不可能改變的,即便我們不把它用作石油燃料,我們也會把它用作化工原料。
國家重大技術裝備辦公室主任李東表示,除了最先進的鉆井平臺,當前高端裝備還指“十二五”國務院戰略新興產業規劃中明確的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軌道交通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等五大裝備;以及裝備制造業中傳統裝備的高端部分。
李東稱它是跨領域、跨專業的集成,技術附加值非常高,創造的價值也比較大。它是產業鏈的一個核心環節,還具有一定的技術壟斷性,在這幾個特征下,發展高端裝備對我國的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重購或重塑新時期的競爭力,非常重要。
在中國制造三步走戰略指引下,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正在飛速前行。十二五期間,主要從基礎零部件和關鍵元器件,也就是從強基工程等方面來加大技術改造,十三五期間,則將焦點集中在十大類高端裝備方面。
李東說:十三五期間,將通過延續一些十二五期間的政策等措施推動中國制造2025的“1+X”落地。從財稅支持財政方面,八部委制定了中國支持重大技術裝備的產品和裝備目錄,在目錄中的產品,就可以享受相關的稅收政策。
李東透露,“十一五”時高端裝備占整體裝備制造比重只有8%左右,而到“十三五”時,某些重點行業和重點產業高端化的比重,可能會超過50%。
李東指出,“十二五”評估中,總體接近20%,但有些重點率先發展的產業,高端化比重已經提高到40%以上,預計在“十三五”期間,整體上還會再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