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小區雖然有熱計量表,基本廢置,上面有一層灰塵。本報記者蔣龍龍攝
4日,濟南市公布了新供暖季熱計量收費標準。記者了解到,濟南市自2010年開始推行熱計量試點。經過多年推廣,去年可以申請熱計量的面積為650萬平米,按每戶套內80平米來測算,大約80000戶可以申請,可整個省城去年真正申請熱計量收費的還不到4000戶居民。濟南供熱計量較難推進,全國其他城市同樣如此。
能申請熱計量的占到供暖面積6%
國家發改委等8部門于2005年推動供熱計量改革。2007年,國家發改委等再次出臺辦法,規定:“新建建筑要同步安裝熱量計算和調控裝置?!?/p>
濟南市自2010年開始進行熱計量試點,當年共選擇100萬平米供暖面積來試點。至2014年冬,濟南可申請供暖熱計量的小區供暖面積約為650萬平米,只占到了當年近一億平米集中供暖面積的6%左右。
“這650萬平米范圍內的居民可以申請,但是并不意味著實際上會有這么多用戶去申請。”省城某熱企負責人介紹,每年供暖前,用戶自己去申請熱計量收費,簽訂收費合同。
但是經記者調查發現,去年在濟南熱電公司供暖范圍內,共有2400戶符合條件的居民申請熱計量,而在濟南熱力的供暖范圍內,只有1500戶居民申請熱計量。山東黃泰、濟南東泰等其他熱力公司更鮮見有居民符合熱計量收費條件,并申請熱計量收費。
供熱業內人士介紹,650萬平米的可申請熱計量供暖面積本身就很少,但是在這約8萬戶可以申請的居民中,“整個省城不到4000戶真正實現熱計量,熱計量在推廣上步履艱難?!?/p>
老小區不合條件新小區得換表
熱計量收費對建筑條件要求嚴格,必須符合實行集中供熱的新建建筑和已完成供熱計量改造的建筑,采用熱量表的精度等級應符合二級以上標準,且數據可以完整上傳,待供熱企業工程驗收完畢后才可實施熱計量收費。
根據《濟南市關于供熱計量改革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實施意見》,2007年10月1日以后竣工的居住建筑,不符合供熱計量有關標準要求的,必須進行整改。而在2007年10月1日之前完工的建筑,基本不具備申請供熱計量的條件。
雖然今年省城的集中供暖面積已經超過1 . 1億平方米,而在這1 . 1億供暖面積中約有5000萬至6000萬平米在2008年以前申請加入集中供暖,基本不具備熱計量實施條件了。
在省城2008年以后竣工的房屋中,熱計量表故障率很高,真正符合申請熱計量的小區更是寥寥。“當年很多小區的熱計量表質量差且無數據遠傳系統,不符合熱計量收費的條件?!睗鲜心碂崞蠊ぷ魅藛T稱。
這些小區要實現熱計量收費,要重新更換熱表,“每塊熱表的費用為2450元,熱企不愿出錢,居民更不愿意出錢?!?/p>
居民省了熱源可換熱站沒省下為
何申請熱計量的少?居民申請不積極,其實,熱企也不樂意。
根據現行的熱計量“多退少補”政策,用熱較多的可能仍要補交供暖費。由于熱存在傳導性,家里開暖氣會向不開暖氣的地方傳熱,“讓一直開暖氣的家庭非常吃虧?!奔易≡谄呃锷礁浇睦钕壬驮庥鲞@種狀況,“今年隔壁沒人住,暖氣報停,申請熱計量反倒多花200塊?!?/p>
而且不少居民表示,即使用了熱計量,節省點用,“也省不了多少錢?!倍壹依餂]人時關停暖氣,回來后家里像冰窖一樣。重新打開,房子升溫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用起來十分不方便,而且麻煩?!?/p>
業內人士介紹,熱企在內心里也不樂意推廣熱計量收費。“整個供熱管網的平衡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鄙贁档木用裼脽嵊嬃?,關開閥門對整個供暖系統不會產生大的影響,“有的小區大規模在同一時間段不用熱,整個小區的換熱站還得必須運行。”雖然在居民端省下了能源,但在換熱站仍沒有省下,而且會對供熱管網的平衡造成很大的壓力。這是目前國內供熱企業面對的共同難題,“這要對供暖管網進行全面的改造和自動化升級。”
而且在管理上也費時費力。按照老的收費模式,新建建筑按面積不斷增加,對于供熱企業來說省力又掙錢。假如按照熱計量收費,還要增加投入,加上退費環節,對于供熱企業來說不僅沒有省錢,還增加了管理和人力成本。 (記者 蔣龍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