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電 (記者 李曉喻)世界最大消費節日——中國的“雙11”網購狂歡雖已過去數日,但其余波還在擴散。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并未影響消費者的購物熱情。據阿里巴巴數據,在11月11日當天,“天貓”交易額高達912.17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近60%。
不過,在寧可“吃土”也要“買買買”的沖動過后,不少網民開始退掉那些明顯不及預期的商品。這意味著“雙11”實際交易額將減少。
新浪微博用戶“江板栗”抱怨稱,自己“雙11”買的鞋和衣服不是質量差,就是號碼不合適,只好全部退貨。“以后不要貪那些沒便宜多少錢的東西,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1807:新聞通發頁 大畫 類型:固定廣告位 尺寸:300x250 -->
假貨也是一些消費者退貨的理由?!胺浅?隙ㄙI到的是假貨,跟實體店的差距很大?!本W民“redy2012”說。
中國國家工商總局在“雙11”前夕表示,要“嚴厲打擊”銷售侵權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完善消費維權措施。
按照中國最新的《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網店經營者需滿足消費者的退貨要求,如果故意拖延或拒絕將受到處罰。
盛大的購物狂歡后,中國多地也開始迎來物流快遞高峰。據中國國家郵政局數據,主要電商企業“雙11”當天共產生快遞物流訂單4.6億件,同比增長65%;預計今年“雙11”期間全行業郵件(快件)將達7.8億件,同比增長近45%,最高日處理量將達1.6億件,是今年以來日常處理量的3倍;業務旺季料將持續到11月20日,投遞高峰遍及全國。
特別是在全球化成為今年“雙11”顯著亮點之際,跨境電商業務量猛增。據阿里巴巴消息,33%的消費者購買了海外品牌或海外賣家的商品。
作為中國首個跨境電商試驗區,浙江杭州“雙11”期間海外倉的貨量已經“爆倉”。國家郵政局預計,“雙11”期間跨境電商企業產生的快遞業務量將超過2000萬件,比去年同期增長2倍。
為應對大量訂單帶來的運輸量“井噴”,各大快遞公司均開足馬力。
中新社記者在北京百萬莊地區看到,中通快遞一位女員工蹲在滿地包裹中間,分秒不停地打電話叫客人前來取快遞,頭都無暇抬起。她告訴記者,自己其實是客服,“因為最近實在太忙,人手不夠,只好讓我們也送快遞”。
“有誰清晨5點就被叫起來拿快遞嗎?是我?!本W民“湯包先生”感慨說。另有網民表示,這幾天晚上11點過后還會接到快遞員的送貨短信或電話。
但即使如此,仍有快遞在重壓下變成“慢遞”。有網民笑稱,“雙11”的快遞現在只收到一個,“還有一個在攬件中,六個在路上,四個沒發貨”。
“雙11”過后,還有一堆“懸而未決”的問題:“同一件商品我付了兩次款怎么辦?”“賣家不發貨怎么辦?”“我申請退貨了,賣家不退款怎么辦?”……“雙11”購物盛宴結束后,相關問題成為“天貓”客服解答的熱點。
一些問題與“雙11”期間網絡訪問量過大有關?!疤熵垺笨头Q,系統擁堵、服務器繁忙,可能導致訂單狀態不能及時更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