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5日,長春,東北亞博覽會,中國中車展位,展出高鐵,動車,地鐵,輕軌。圖/CFP

第四屆車迷走進南車活動中,車迷在高鐵基地的車間內參觀。
中車征集50名網友探秘“高鐵基地”
12月11日將參觀中車旗下長客公司,內容包括動車組研發制造維修、地鐵車輛制造等
新京報訊 近日,新京報記者從中車股份有限公司獲悉,中車將征集50名網友,于12月11日走進中車長客股份有限公司,探秘這家高鐵龍頭企業。活動報名截止時間為12月1日18時。據中車介紹,這是南北車合并后舉辦的首屆“車迷有約走進中車”活動。此前,已先后舉辦四屆,吸引了海內外眾多車迷報名參加。
活動地點為高鐵龍頭企業
本次活動將于12月11日,在位于吉林省長春市的長客股份有限公司舉辦。作為高鐵龍頭企業之一,該公司始建于1954年,是國家“一五”期間重點建設項目之一,2002年3月改制為股份公司,目前是中國中車旗下核心子公司。
據中車相關負責人透露,“7·23”甬溫線交通事故之后,當時社會對高鐵發展一片質疑之聲,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高鐵,現場見證中國高鐵的制造技術、制造工藝,中國南車決定發起一個中國高鐵制造企業的“公眾日”活動,并于2011年年底發起了第一屆“車迷有約走進南車”,走進了中國南車青島高鐵制造基地,后續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活動又分別參觀了中國南車南京基地、株洲基地、常州基地。
現場參觀動車制造車間
根據中國中車的安排,獲邀參加的幸運者,將于12月11日上午,走進長客股份有限公司參觀。參觀內容包括動車組研發制造維修、地鐵車輛制造、普通旅客列車制造等。下午,眾多車迷還將與長客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術專家面對面交流互動。
中車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之所以要舉辦這項活動,主要是為了讓大家近距離地接觸高鐵,通過實地探訪對中國高鐵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他表示,國外的一些大型企業都會定期舉辦公眾日活動,“這也是在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
此前,中國南車的“公眾日”活動吸引了醫生、教師、學生、公務員、律師等各行各業的車迷。在南車舉行的首屆公眾日活動中,參加者年齡最小的只有4歲,年齡最大的則有76歲,他們都是“火車迷”。
■ 小貼士
三種報名方式
1 轉發中國中車官方微博發布的“首屆車迷有約走進中車”征集令微博并進行評論。
2 發送報名郵件到cmyycrrc@sohu郵箱,盡量提供詳細一些的信息以及報名參加本屆活動的想法。
3 發送您的作品到cmyycrrc@sohu郵箱,包括但不限于攝影作品(不能超過3張)、漫畫作品、我與火車的故事(或與中車的故事)隨筆、手工藝品、動畫視頻等等,入選作品將在12月10日晚間的車迷互動環節進行展示,作品入選者自動入選本屆活動名單。
兩大活動福利
●報銷高鐵車票
中國中車將負擔所有參加活動者的往返交通費用、12月10日的住宿費用以及活動期間在長春的餐飲費用。參加活動者需自行購買火車票,憑票報銷,限普通列車硬臥以下席位、高鐵(G字頭或D字頭)二等座以下席位。
●獲動車組模型
除正式入選名單外,中車還將抽取7名幸運參與者,其中兩人獲得1比160高速動車組模型1個,5人獲世界首部高鐵發展史《高鐵風云錄》1本。
■ 背景
國家領導人三個月內兩次調研中車
今年4月到7月,短短的三個月內,習近平和李克強分別來到中車長客股份有限公司調研。被譽為“超級推銷員”的李克強,還曾于今年5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登上中國北車長春客車公司為里約奧運專線制造的地鐵列車。
高鐵動車是“搶手貨”
7月17日,在總裝車間,習近平登上一列即將竣工的動車組頭車,走進駕駛室聽取技術人員介紹,并在車廂內坐上旅客坐椅體驗。
習近平說,高鐵動車體現了中國裝備制造業水平,在“走出去”“一帶一路”建設方面也是“搶手貨”,是一張亮麗的名片。
習近平說,這兩年他走了很多國家,談得最多的合作項目之一就是高鐵。俄羅斯莫斯科到喀山的高鐵建設,就是他同普京共同見證簽署的項目。習近平希望高鐵建設再接再厲,創新驅動,繼續領跑,勇攀高峰,帶動整個裝備制造業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局面。
“我為中國裝備站臺”
4月10日上午,李克強到長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這是他第二次來到長客。2011年4月9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吉林調研時,就曾到過長客股份公司,并寄語長客堅持質量第一,努力打造民族精品,在成為國內同行業領跑者的同時,搶占世界軌道客車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此次總理來訪,長客股份負責人說,您是我們的超級推銷員,我們都把您看成北車一員。總理囑咐,關鍵是你們要有過硬的質量和良好的售后服務。我為中國裝備“站臺”,希望你們給國家“撐臺”,打造永不褪色的金名片。
■ 車迷連連看
“火車瘋子”聽聲辨速
去年3月,在第四屆“車迷有約走進南車”活動中,“火車瘋子”許哲寧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是一個‘火車瘋子’”。來自哈爾濱的高一學生許哲寧語出驚人。為了參加活動,他特意向老師請了3天假。“我出生在一個火車世家,太爺爺就是鐵路工人,爺爺和父親也是。”許哲寧說,受到長輩的影響,他5歲時就迷上火車,6歲時就可以說出八十多種火車的型號。
“由于和內燃機車接觸了十年,現在我能從柴油機聲音聽出大致轉速,而且通過柴油機聲音以及高壓油管脈沖還能判斷出機車柴油機是否有故障。”
在第一屆“車迷有約走進南車”活動中,一位澳大利亞留學生車迷趕在活動開始時到達中國南車。
當年,他參加完期末考試后,立馬奔上機場。從墨爾本轉道新加坡,又轉道南京,再從南京飛到青島。終于,在活動開始時趕到了中國南車青島高鐵制造基地。
本版稿件/新京報記者 賈世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