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第九屆中國食品產業成長之星“十佳智業機構”獲獎者
一線營銷策劃機構總經理:丁士安

十月的南京,無比喧囂。
婉約的秦淮河上,游船如織;悠久的夫子廟里,人聲鼎沸;肅穆的明孝陵,中西合壁的中山陵,像繁忙的陀螺,迎來送往……
更喧囂的,是全國第93屆秋季糖酒會,在南京如期開幕。在一周的時間里,數以十萬計的企業、經銷商、行業人士,如潮水一般涌來。金陵古城的風韻和現代經濟的熱情,奇妙地混合在一起,少了幾分文化名城的淡定從容,多了幾分商海搏擊的激情澎湃。鮮活,生猛。
十月的丁士安,和很多人一樣,奔赴南京,奔赴一場食品行業的盛宴。第九屆中國食品產業成長之星,在糖酒會期間華麗綻放。就在這個被譽為食品行業里的奧斯卡頒獎禮上,丁士安接過了金燦燦的“十佳智業機構”獎杯。
潛能有多大,試試才知道
2008年,丁士安做了可能是他這輩子最重要的一次決定——離開奮斗了十一年的葉茂中策劃團隊,單槍匹馬地殺進營銷一線。看似指點江山、揮斥方遒,他知道背后要付出多少的汗水;人前風光無限的策劃咨詢,他知道這個圈子的競爭有多激烈;離開已經是中國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平臺從零開始,他知道這一步邁出去意味著什么。
做出這樣一個決定,真的很難。但是丁士安沒有害怕過,至今也不曾后悔。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血液中有一股“不安分”的因子,指引著他做點什么,做點和以前不一樣的東西。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在葉茂中營銷策劃團隊沖鋒陷陣十一年,看過很多、做了很多、學到很多,但自己的潛能到底有多大?”他想試試。
十年前,丁士安沒有這個底氣,他的名氣,他的能力,除了團隊也許無人注意。
十年前,丁士安只是葉茂中營銷策劃團隊的一員,雖然他的能力得到了客戶的廣泛認可,但是那時候的他還只是一個最優秀的團隊的一份子。提到他的時候,更多的人會說,葉茂中團隊的人啊,厲害!
所以,當丁士安選擇重新開始的時候,會有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在旁人的眼里,他放棄了一條更輕松更安逸的成功模式;也會有很多人表示好奇,大家都想知道,一向低調的丁士安,他是怎么想的。人們還想知道,自立門戶的他今后會怎么玩。
現如今,丁士安已經和他的一線營銷策劃團隊闖出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潛能有多大,試試才知道。當年丁士安的雄心壯志,正在一步步走進現實。而提起當年的那次決定,他只說了一句話:“我只想對自己狠一點,去做些不一樣的東西。”
人,總得做點不一樣的東西
葉茂中說,丁士安和別人不一樣。
身為咨詢策劃界的權威大佬,葉茂中見過太多在營銷上有天賦的人,但丁士安的那份實干精神讓葉茂中刮目相看。“安子跟著我在一個戰壕里戰斗了11年,是我一直非常珍視的一個伙伴!營銷人為客戶沖鋒陷陣沒有實戰經驗可不行,安子這位身經百戰的老將定不負客戶所托。”他的師父葉茂中如是說。丁士安自立門戶后,亦師亦友的葉茂中給予了他極大的支持,丁士安也一直視師父葉茂中為自己生命里的“貴人”。
在丁士安身上,的確有太多不一樣。他是業內第一個提出“消費者心智品牌營銷”的人,他是業內少有的重策劃更重實戰的咨詢人,他更是這個圈子里稀缺的“追求簡單”的策劃人——正如他所倡導的品類越位營銷一樣,當一件事可以用最簡單的足球規則就可以說明白的時候,他拒絕一切夸夸其談、故弄玄虛。這樣的行事風格,在圈內人看來是個“另類”,在客戶眼中卻凸顯出難能可貴的實干精神。
成立一線營銷策劃機構這些年,丁士安幫助過很多企業完成了品類突圍,見證了眾多企業從幾千萬實現幾個億的質的飛躍。他頭腦冷靜,有清晰的思路,一語道破天機;他思維超前,有對行業精準的洞察,比別人看的更遠;更為重要的是,無論怎樣的成功,都沒有讓他停下前進的腳步,并始終保持著激情。
他始終不吝于站在別人的對立面,冷靜得仿佛不帶一絲情緒的波瀾。當所有人都在對降價的恒大冰泉冷嘲熱諷,他在思考許家印是否意圖開創一個新的價位競爭帶;當各種產品策劃都在一股腦地“賣萌”,他在一針見血地點明賣萌不是萬能膏藥,很多大品牌都在走火入魔;當各行各業都在為“互聯網+”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已經把這種風潮成功地嫁接到農業領域,鑫沃牧業的田園土羊賣得風風火火……
他說,成功的模式絕非一種,人總得做點不一樣的東西。因為他的不走尋常路,第九屆中國食品產業成長之星頒獎盛典,把“十佳智業機構”的大獎授予了他;而在群英匯聚的成長之星上,他再次做出了不一樣的舉動。
我和客戶,是互相成就的關系
在過去的九年時間里,從成長之星走出了一連串聲名顯赫的企業,比如單品六個核桃超百億的養元;也為咨詢策劃界的著名智業公司頒過獎,肯定他們在業內舉足輕重的行業地位。而只用七年多的時間,丁士安就和他的一線營銷策劃團隊登上成長之星的榮譽殿堂,不得不說創造了一個狂飆突進的奇跡,也標志著一線營銷策劃機構真正地步入了“一線”。
在丁士安看來,此次能夠獲得成長之星“十佳智業機構”大獎,既是對一線這些年的成績的極大肯定,也是對未來工作的一種鞭策。能夠走到這一步,很不容易。但是即便如此,丁士安沒有像大多數同行那樣獨享榮耀,而是和自己的合作伙伴一起分享。此次獲獎,丁士安總把一個名字掛在嘴邊,那就是他們最新策劃的經典案例硒倍健礦泉水。在接受騰訊視頻的獨家專訪時,丁士安還和硒倍健的王董事長坐在一起侃侃而談。如此和諧的合作關系,并不多見;在如此重大的場合依然不忘合作伙伴,丁士安更是讓人刮目相看。
丁士安不止一次地表示:“我和客戶,是互相成就的關系。”正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很多和一線合作的客戶,都與丁士安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持續合作數年不變。這其中,不乏三全、杜康、思念、水塔、濟川藥業集團這樣在整個行業里都占據領先位置的大佬級企業。而更讓丁士安驕傲的是,通過一線的努力,很多中小企業也開始完成突圍,成為各自品類里的佼佼者。用他的話來說:“這些年來,我們不斷進步進入一線固然值得高興;但更讓我開心的是,我們一線的很多客戶,也走向一線、成為名企!”
以360度的實戰營銷和獨創的品類越位營銷法則,幫助企業在各個環節洞察消費者,從戰略高度迅速切入品牌營銷市場,這是一線營銷的獨門秘訣;讓產品啟程,讓品牌誕生,這是一線營銷的服務理念;遇見一線(營銷策劃機構),成為一線(名企),這是丁士安的承諾。收獲榮耀和掌聲之后的丁士安,未來又有什么樣的期許?
丁士安說:“成功?對于我來說,更大的樂趣在于做不一樣的事情,逼出自己的極限。我希望,自己能夠一直在路上,迎接更多挑戰。”
訪談面對面
記者:丁總,首先恭喜您獲得成長之星“十佳智業機構”榮譽。此時此刻,您對于獲得這個榮譽感想?
丁士安:謝謝。相比于獎項的認可,我更喜歡“成長”這兩個字。雖然一線取得了一些成績,也獲得了業界同仁和企業客戶的認可,但是我們依舊是個成長中的策劃機構,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并且,我們也愿意和成長中的企業合作,助力他們實現質的提升,走向一線名企。
記者:這次拿獎,你一再提到硒倍健的案例。在高端水競爭已成紅海的大環境下,您是如何助力企業實現品類突圍的?
丁士安:在我看來,硒倍健案例之所以成功,關鍵在于兩個方面的創新:一是品牌的創新,二是銷售模式的創新。
礦泉水競爭的本質是什么?物理屬性利益點,即各種微量礦物質成分給人體帶來的理療效果。這是礦泉水品類的核心資源,也是品牌競爭的關鍵。在方案實施過程中,我們的策劃團隊跳出傳統礦泉水訴求水源地稀缺性、水源健康品質的品牌訴求模式,通過“硒倍健”的品牌命名,將“補硒”健康的物理功能訴求直接植根消費者心智。從而在大品牌云集的礦泉水市場,以產品力打開品牌包圍圈,形成競爭優勢。
在做好品牌創新的同時,我們也在終端創新上做足了文章。傳統的礦泉水以商超、即飲市場、特通作為銷售渠道,銷售終端、銷售模式相對固定。一線營銷以“硒倍健”產品為基礎打造了“泓硒泉水飲健康生活館”,以會所方式進行礦泉水專賣。同時,設計了具有精準性、互動性、高粘性的營銷手段、以“會員”+“水卡”的方式實現瓶裝飲用水的批量銷售。
記者:屹立行業多年,您認為一線最大的優勢在哪里?
丁士安:這些年,一線一直在做一件事:打破思維“模”式,創造品類越位“魔”式。國內有太多的行業深陷同質化競爭的泥潭,我們在做的就是為企業提供一條新路,一條與眾不同的路。此外,一線的哲學就是“在一線”,真槍實彈拉出去開干。就像一線品牌LOGO的那只豹子一樣,迅捷、精準、勇猛。
記者:作為一個資深從業者,您如何看待“營銷”這件事?
丁士安:無論如何的經“營”,最終帶不來“銷”量的營都不是“贏”,與其說“營銷”不如說“贏銷”更確切。而為了實現這一點,必須敏銳把握行業動向,必須精準洞察消費心理,必須“仰望星空”的同時“腳踏大地”。
記者:在快消品行業浸淫多年,您對快消品行業有怎樣的感受?
丁士安:我們在消費這個市場,我們同時也被這個市場消費著,品牌的競爭、產品的競爭輪番上演,我們根本來不及想自己要什么,就已經被完成“我應該要什么”的消費教育。對于我們來說,需要時刻警醒自己:跳出小圈子,解構大趨勢;順應潮流,更要引領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