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 龐無忌)自8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增速短暫回升到“2時代”之后,這一數據已經連續三個月徘徊在“1時代”。
中國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11月份中國CPI同比上漲1.5%,較10月份回升0.2個百分點。CPI增速在今年9月、10月和11月連續三個月維持在“1時代”,同比增速分別為1.6%、1.3%和1.5%。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指出,11月份,中國CPI同比上漲1.5%,略高于市場預期。主要是由于惡劣天氣影響蔬菜水果運輸推高其價格,使得食品通脹超預期走高。此外,由于醫療服務等價格上漲,非食品通脹小幅提升,CPI連續徘徊在“1時代”,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繼續負增長。屈宏斌指出,這意味著中國經濟通縮壓力不減,“寬松”仍將是今明兩年的政策重點。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指出,從環比看,11月份CPI走勢平穩。食品中,11月份北方地區多雨雪天氣,影響了鮮菜、鮮果的生產和運輸,鮮菜和鮮果價格環比分別上漲2.8%和1.6%,合計影響CPI環比上漲0.12個百分點;豬肉和蛋價格環比下降,合計影響CPI環比下降0.11個百分點。非食品中,旅游價格環比下降3.1%;國內汽、柴油價格環比分別下降1.5%和1.8%。
同比來看,11月份CPI同比漲幅比上月擴大了0.2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和非食品價格同比分別上漲2.3%和1.1%,漲幅分別比上月擴大了0.4和0.2個百分點。部分分類價格同比漲幅相對較高,包括掛號診療費、豬肉、鮮菜、家庭服務、公共汽車票、理發、洗浴等價格同比不同程度上漲。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認為,由于臨到年底,采購和消費需求釋放,可能促使12月份CPI漲幅繼續回升,預計全年CPI漲幅在1.5%左右。對于明年的物價走勢,曹和平認為,2016年經濟走勢趨于平穩,物價仍然將繼續處于低位徘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