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的發展給制造業既帶來了機會也帶來了挑戰,中國制造如何在轉型中突圍?
昨天下午,聯想控股董事長、聯想集團董事局名譽主席柳傳志,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CEO張瑞敏等在烏鎮出席了“互聯網如何引領傳統產業轉型”新聞發布會,接受現場記者提問。
柳傳志:李書福造出垂直起降車的話,我會買
回顧聯想的發展,柳傳志提出“貿工技”(注:指貿易、生產、科研)的發展道路一定無法繞開。這種先賺錢保證企業的存活,之后再開發自己的高精尖產品的模式曾受到爭議。
當現場記者提及這個爭議時,柳傳志沒有回避:“并不是說我一定要宣傳‘貿工技’,貶低技術?!?/p>
他說,上世紀80年代剛創業時,中國沒有公司,所有企業都叫廠,生產出來的東西都是分配的。北京計算機新技術發展公司(聯想集團前身)創辦后,日子很難過,活下來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積累資金,積累資金重要的方式是給外國企業做代工。
“在當時的狀態下,我們走了‘貿工技’的道路,即先做主機板到國外銷售,再慢慢形成自己品牌的產品。學習了辦企業的經驗后,再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做銷售上去,我覺得這條路我蒙對了?!绷鴤髦颈硎?。
當記者提到大會期間??吹搅鴤髦竞托∶證EO雷軍在一起,是不是商談什么合作時,柳傳志笑言:“這個純屬偶然,不過我們在北京見面不多,來了烏鎮倒常被安排在一起。我們沒有聊手機,更多聊了企業管理的話題。”
當聽到李書?,F場介紹,七八年后將推出一輛可以解決堵車問題、不需要跑道的垂直起降車時,柳傳志當場表現出濃厚興趣:“做出來的話,我就自己買?!?/p>
李書福:汽車工業已進入智能互聯時代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計算機計算能力的提升以及成本的下降,使得許多想象越來越容易實現,自動駕駛汽車就是一個例子。
發布會上,李書福認為:“汽車工業到今天進入了一個互聯智能或者叫智能互聯的時代,汽車一定會成為一個移動的終端,實現自己洗車,自己年檢,自己繳費……這個沒有什么疑問,問題是如何實現,什么時候實現?”
發布會之前,李書福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早在十年之前,沃爾沃基于實現自動駕駛以及智能互聯考量的研發就已經在進行,十年磨一劍,才有了這次在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亮相的XC90高度自動駕駛汽車。
李書福把自己成功的經驗總結為“笨鳥先飛”。“吉利是中國第一個研究轎車生產的民營企業,從事自主研發和自主創新的時間比較早。接下來,我們會更專注于研究互聯網與工業的融合,從自動駕駛、智能互聯方面找到突破和轉型的成功路徑?!?/p>
張瑞敏:全世界企業都在想辦法向互聯網轉型
作為傳統制造業的表率,面對互聯網的沖擊,海爾也在積極尋找轉型的道路。張瑞敏說,其實,目前全世界企業都在想辦法向互聯網轉型,美國的傳統企業轉型也非常困難。“我到美國見過很多美國大型企業,比如,IBM高層跟我講,有的轉型方法很不錯,但是我們不可能做,是因為制度的問題?!?/p>
“為什么對全世界企業而言都很困難,因為你必須要顛覆企業原來的傳統結構,搞不好就會完蛋?!钡菑埲鹈粲X得,如果對全世界都是挑戰的話,對我們就是機遇。(浙江在線記者 曾楊希 黃云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