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首次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有一年時間,各部門扶持“雙創”的政策也不斷落地,如降低企業準入門檻、稅收優惠、化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
然而,調查結果卻顯示,大量的優惠政策并不為創業者所知,這一比例占到受訪者的38%。39%的受訪者則反映了解優惠政策,但并未享受到。只有15%的企業表示已享受到優惠。
近日,工商總局個體私營經濟監管司副司長劉世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小微企業出臺了扶持政策的15個政府部門,已經協調建立起小微企業名錄,在國家工商總局的網站上,就可以搜索相關的扶持政策。記者從山東省國稅、地稅部門了解到,我省稅務系統通過網絡、短信平臺、LED顯示屏、公告牌、小微企業專題講座等宣傳途徑,向中小企業宣傳稅收優惠政策,同時簡化辦稅流程,對符合稅收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減免備案手續,自動享受優惠。
銀行放貸最管用
在當前我國出臺的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政策中,哪些政策對企業最有效?調查顯示,支持銀行加強金融服務、取消和減免部分涉企收費這兩項政策,最受受訪者青睞。
記者了解到,2015年,山東繼續執行好現有的各項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政策,在有效提高貸款增量的基礎上,努力實現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小微企業貸款戶數不低于上年同期戶數,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一方面發展多種融資方式,拓寬小微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一方面大力推動金融工具、金融產品的使用和機制創新,不斷滿足小微企業多層次、多樣性的金融服務需求。
為企業減負、降低涉企收費的政策力度也一直在加大。據統計,2013年以來,中央層面已累計取消、停征、減免了427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每年可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約1000億元。地方層面也取消、減免了一大批本地區設立的收費項目,僅2014年各省(區、市)累計取消收費就超過600項。
企業呼吁:降稅減費吧
小微企業還需要哪些政策支持?加大稅收減免力度、減免涉企收費、進一步放開市場準入、增加貸款渠道這四個問題,是企業主最為關心的。而不少企業主也反映希望政府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抑制勞動力成本過快增長。
調查結果顯示,稅費負擔較重是企業生存中的痛點。日前,中金公司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按宏觀稅負寬口徑(政府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來算,2014年我國的宏觀稅負大約為37%,已經進入一個高收入國家階段。
山東財經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潘明星稱,目前我國企業要繳納各項稅費。稅,包括銷售環節的流轉稅—— —增值稅和營業稅,還有利潤分配環節的所得稅,最后一部分是房產稅等財產保有環節產生的稅;費則包括教育費附加、水利基金建設、社會保險費等。
潘明星認為,仍存在降稅空間。減稅并不是要“大水漫灌”,我國一直奉行的是“結構性減稅費”,而不是“整體上減稅費”。要通過結構性減稅,把企業稅負降下來,給企業營造更好的生存空間,并實現調整產業結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