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門今年再疏解16家市場
以大紅門、新發地為核心 清理周邊“倉儲大院”
(記者孫穎)今年,大紅門地區將再疏解16家市場以上,并集中開始清退“倉儲大院”,并對無序的運輸、交通都進行治理,消除被疏解產業的生存基礎。這是記者從今天的豐臺區兩會上獲悉的。
新宮村拆除了鮑某某、劉某等出租大院,疏解970多人;大紅門地區拆除馬家堡東路海戶西里甲36號出租大院,疏解流動人口120多人;時村騰空楊某某和王某某兩個出租大院,清退人口160多人……目前,豐臺區已經關停40家倉儲大院,涉及30萬平方米,清退7000多人。
相關負責人今天介紹,豐臺區共有有形市場216家,占全市的16.2%,占城六區的29.3%。這216家中有94家農副產品市場,43家服裝市場,34家家居建材市場,占總數的80%。大紅門地區有45家市場160萬平方米,攤位2.5萬個,直接從業人員5.5萬人,其中服裝批發市場36家。另外,豐臺區還有大型物流設施21家,占地90多公頃。
去年,豐臺區調整和疏解了86家市場,包括改造升級和關閉外遷,疏解商戶8000多戶,46家市場退出,11家市場轉型升級,29家市場改造提升。其中,大紅門地區關停拆除7個市場,疏解商戶5000個。
今年,大紅門地區計劃完成疏解16家以上,涉及商戶5000戶以上,建筑面積50萬平方米。其中騰退10家,包括靈訊通、丹陛華以及時村已啟動關停工作的6家市場,涉及商戶約2000個,面積約4萬平方米;關停調整4家,涉及商戶約1300個,面積約6萬平方米;啟動升級改造8家。并將以大紅門、新發地為核心,在其服務半徑內把周邊為市場配套的倉儲、出租大院進行清理,并將對無序的運輸、交通都進行治理,消除被疏解產業的生存基礎。另據介紹,大紅門地區將不再新辦批發市場經營執照。
據介紹,轄區內服裝、小商品、建材、汽配、花卉等區域性專業市場及農副產品市場的倉儲物流功能將通過疏解方式調整退出;經營業態低端、經營手段不規范的專業市場將關停退出;其他專業市場通過轉型升級的方式,按照商場、超市、購物中心的行業規范標準升級,或向辦公、商務、金融等方向轉型發展;轄區內服務居民的農副產品市場也將通過提升改造,分批次建設成為規范化的商業綜合服務中心。
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豐臺區將完善制定市場疏解專項政策,研究制定市場調整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為市場關停、轉型、升級等提供相應支持。疏解將圍繞四環內專業市場和重點地區,以大紅門、玉泉營及新發地為市場疏解重點,以服裝、建材為調整、疏解的主要行業。另外,今年還將清退小散亂污工業企業,全年退出51家,并將出臺相關配套政策,包括獎勵政策,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