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2月29日電?。ㄓ浾哳欀訇枺﹪鴦赵悍鲐氜k新聞發言人、政策法規司司長蘇國霞2月29日表示,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5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從上年的7017萬人減少到5575萬人,減少1442萬人(比上年多減210萬人),貧困發生率從上年的7.2%下降到5.7%。這意味著2015年度減貧1000萬人以上的任務超額完成,“十二五”扶貧開發圓滿收官。
蘇國霞分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有三點:
一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形成了全黨全社會合力攻堅的新局面。2015年召開了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出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西部22個省區市向中央簽署脫貧攻堅責任書。各級黨委政府加強對脫貧攻堅的領導,形成了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抓扶貧的新局面。各部門積極出臺有利于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發展的政策措施。社會各界積極響應,僅扶貧日就募集了超過100億元的資金,同比翻了一番,資金主要用于支持貧困人口脫貧。
二是加大了扶貧投入力度,提高了資金使用的精準度。2015年各級財政繼續增加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其中省級投入335億元,同比增長25%以上。扶貧資金項目審批權限下放到縣,資金整合力度加大,擠占挪用現象明顯減少。各級金融機構發放扶貧小額信貸1200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
三是探索了扶貧到戶到人的有效途徑,直接增加了貧困農戶收入。
《 人民日報 》( 2016年03月01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