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國最大的內需潛力和發展動能所在。位于陜西西咸新區的灃東新城,五年來先行先試,將開發建設與行政管理、社會事務和民生保障同步推進、融合發展,通過開發區托管區域農村的方式,建立了全新的“開發區+行政區”管理體制,不僅滿足了加快開發建設的需要,更為探索城鄉統籌發展新路徑提供創新謀劃。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國最大的內需潛力和發展動能所在。位于陜西西咸新區的灃東新城,五年來先行先試,將開發建設與行政管理、社會事務和民生保障同步推進、融合發展,通過開發區托管區域農村的方式,建立了全新的“開發區+行政區”管理體制,不僅滿足了加快開發建設的需要,更為探索城鄉統籌發展新路徑提供創新謀劃。
本世紀初,中國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西咸新區應時而出,成為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積極探索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范例的重要舉措和支點。總規劃面積882平方公里的西咸新區涵蓋了西安、咸陽兩市7個區縣、23個鄉鎮街道,下轄5大組團,實現協同發展。而“著力創新體制機制”,是國家賦予其核心使命之一。
作為西咸新區五大組團之一的灃東新城,則在“核心板塊支撐、快捷交通連接、優美小鎮點綴、都市農業襯托”指導方針下,朝著“引領西咸新典范、立足陜西新標桿、面向全國新中心”的目標邁進。灃東新城所轄西安市未央區三橋街辦、建章路街辦及長安區斗門街辦、王寺街辦、高橋街辦,共計109個村、17個社區,轄區戶籍人口27.8萬人,全部人口超過50萬人。
嘗試托管模式,賦予了灃東新城一個新的機遇。一方面,堅持統籌城鄉發展規劃統領,奠定基礎。將全區作為有機整體,編制科學、系統、完善的區域總體規劃,統籌安排功能區劃和產業布局。其中,將城鄉統籌規劃作為“十二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城鄉統籌的目標、實現路徑和保障措施。另一方面,全力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群眾。確保公共設施配套完善,不斷完善社會保障,構建城鄉居民增收長效機制。尤其注重產業惠民,通過多種政策和形式拓寬轄區農民的就業增收渠道。
“這意味著,灃東新城作為開發區,不僅承擔區域開發建設,而且要負責托管區域的黨群、行政、社會、民生事務,以及涉及人大、政協、法院、檢察院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西咸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灃東新城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康軍說,“換言之,灃東新城管委會要兼具開發區和行政區的職能,要用開發區的理念和體制來運行一個行政區,實現責任全覆蓋、服務全方位。”
作為上級政府的派出機構,灃東新城管委會獲得了相關職能部門授權或者委托的30個大項、117個小項的經濟社會管理事項,同時行使著市級經濟管理權限。目前,管委會有內設機構23個,正式在編人員219人(含下屬服務機構)——這個數量,大約相當于同級政府工作人員的十分之一。
為了實現高效運轉,灃東新城以“大部制”為基礎,逐步形成了分工合理、配置優化、管理科學的運行、管理、考核機制,發揮“開發區+行政區”的體制優勢。
具體而言,首先是創新機構設置,建設精致高效的管委會機關和支撐服務體系的鄉鎮街道管理機構。如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城市管理局、民政社區局、計衛文體局、農林水工作局4個部門,要對口30多個市級部門。
“在灃東,平均一個工作人員要對口市上一個局。”灃東新城教育局局長王曉誼說,“轄區有57所學校,在校生達3萬多名,還有24所幼兒園,但教育局總共才20多個人,純粹的行政人員就兩個。”
其次,是推進管委會與街道兩級管理體制融合,推行“小機構、大服務,小政府、大社會”管理。一方面,探索實施事權下放街道,賦予街道更多的社會管理職能,將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務的關口前移;一方面,探索新的履職方法,如對環衛保潔、綠化養護、公用設施維護等工作,特別是專業性和技術性較強的工作,逐步嘗試通過政府采購、招商引資等渠道,交由專業公司來負責,管理部門只需做好監督協調管理。
此外,是推行嚴格科學的用人機制,“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管委會實行全員聘用制,包括處級干部,實行科學嚴格的工作績效考核。對年度工作排名最末的部門負責人“第一年降薪,第二年降職”。據介紹,在最近3年的考核中,已有12個人,包括4名正處級、4名副處級干部被降薪或降職處理。
五年來,灃東新城始終將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城鄉統籌發展的戰略高度來推進,每年推出“十大惠民實事”項目,實施了教育、安居、健康、社保、食品等一系列民生工程。
“教育是第一民生事項,”王曉誼介紹說,因此,改善教育被作為灃東民生先行的一個重要舉措,從根本上提升了教育資源。目前,已經建成使用的灃東第一學校等6所中小學,硬件達到西安市一流標準,為開發區增加了5000個義務教育階段學位,為未來發展預留了充足空間。另外,一批高標準學校和幼兒園,正在陸續開工建設中。通過積極落實政策,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全部順利入校就讀,保證了“在灃東的每個孩子都有學上”。
不僅如此,在加快產業發展的同時,灃東新城尤其關注“產業惠民”。隨著入區企業、開工項目不斷增多,管委會引導企業優先吸納本轄區農民就業,灃東農博園的服務工作人員就多為被征地農民。和平村則依托和平工業園讓村民作為股民參與分紅,轄區群眾在開發建設中充分得到了實惠。
與此同時,近年來,灃東新城的醫療衛生健康服務保障設施和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先后創建六村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全國示范中心”,創建三橋、斗門等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規范化預防接種門診”,成立了街道食品藥品監督所,在5個村實施了生活垃圾收集清運示范化建設。
在新區建設過程中,城中村改造也被作為灃東新城民生建設的重中之重,幾年間先后啟動了15個村的城中村改造工程,建設保障房近萬套、450萬平方米。今冬供暖季開始,新區已經邁入集中供暖時代。灃東新城原三橋村村民高霞玉說,“搬了新家(啟航佳苑),環境好、運動健身方便,連給孫子打防疫針都容易了。”
據悉,過去的一年,灃東新城堅持“穩中求進、好中求快、改革創新”的工作總基調,突出“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和民生保障”三件大事,預計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和財政收入增幅達40%以上,成為灃東新城統籌發展又一個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