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5月9日訊(記者 張艷玲)河北“草原天路”收費50元引熱議。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在接受中國網記者采訪時表示,“草原天路”收費于情合理,于法無據。北京聯合大學休閑與旅游發展研究所所長徐菊鳳也說,未來,景區門票降費或者免費是大趨勢。草原天路可以從其它方面引導消費、限流,而不是收取門票費。
9成民眾認為“草原天路”收費不合理
河北“草原天路”全長132.7公里,是連接崇禮滑雪溫泉大區和張北草原風情大區的一條重要通道。蜿蜒的道路,配上湛藍如洗的天空,以及路兩側的村莊、梯田、溝壑、山坡,讓這條公路名聲大噪。
日前,“草原天路”收費50元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盡管,河北省張家口市官方擺出了很多收費的理由(投資3.25億、交通擁堵、人滿為患、垃圾遍地、生態環境堪憂等),但民眾并不買賬。
草原天路收費50元合理嗎?記者在新浪微博發現,針對此話題發表的評論有1200多條,90%以上的網友認為收費不合理。網友“你用貓眼看世界”說:一條路變為風景區,這是大自然賦予的,不應該拿它來收費。要說人多治安差,這是需要管理的。
網友dlyinchi說,公路因為美、因為太多人欣賞它的美,就要設卡收費?請問這讓別的路情何以堪?每個城市在公路邊都搞綠化、美化,也很美!以后是不是老百姓停下來看看也要收費?美麗環境的保護靠收錢就一定管用嗎?
有民眾認為,原本是一條通行用的道路,因為沿途有風景就收費,不合理。“自然存在的,我們從這兒通過,領略一下風景就得收費,讓人不舒服。縱使美其名曰便于管理,其間的錯位與功利明顯寫在了臉上。”
還有人拿出《公路法》、《旅游法》質疑張北縣收費的合理性。《公路法》規定,除明確可收費的公路外,禁止任何公路收取車輛通行費。在公路上收費,只能是“投資建路”權益回報,而不能把景區大門架設在公路上“搭便車”。
官方:收門票不越權 開聽證會制定
那么是景點就能隨便設卡攔路收費嗎?新版《旅游法》在景區門票問題上的基本態度一目了然,限制門票過快增長、遏止純粹門票經濟,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
有媒體也發表評論稱,草原天路收費是對原本用納稅人的錢建的路“攔路收錢”,道理上很難講得通。張北縣作為貧困縣,想借草原天路發展經濟,無可厚非。但以涉嫌越權定價的方式來收“買路錢”,吃相有些難看。
對此,張北縣物價局局長王葆第一時間回應稱,由他們開聽證會并且制定草原天路門票價格,有根據,沒越權。而張北縣物價局副局長侯衛軍也第一時間解釋收費50元的“根據”。他表示,50元每人次的價格,主要是依據草原天路風景名勝區運營成本、游客接受程度,并參考有關景區門票價格水平來擬定。
學者:收費是“殺雞取卵”不可取
資深評論員王健認為,“攔路收費”是芝麻,發展縱深游才是西瓜。他說,“靠山吃山”本沒有錯,但是借助收取門票的方式反哺投入,就能解決人滿為患的局面、就能讓生態環境好起來,未免太過天真。
著名評論員江全認為,留住草原天路的美,需要當地精心謀劃符合當地特色、滿足游客需求的旅游景區,簡單地設置景區大門門票,很可能把游客“堵”在外面。
王健說,魯莽收取門票的方式如同殺雞取卵,最具殺傷力。作為貧困縣的張北縣,完全可以借助“草原天路”助力旅游收入的增長。旅游住宿和餐飲娛樂服務,這些綜合性旅游收入都遠比門票收入來得豐厚。“此種收費方式只能導致游客數減少。”
針對草原天路收費,朱巍表示,草原天路收費“于情合理,于法無據”。他說,如果游客過于集中,的確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破壞,收取一定費用是可以的。就看這收上來的費用用在什么地方,如果用在路段居民生活改善和生態環境保護上是可以的。
專家:縣級公路設卡收費違法侵權
“但是以道路運輸為主的縣級公路卻按照旅游景點的標準收費,卻又無相關配套設施,這樣的收費的確值得商榷。”朱巍說,如果簡單地對縣級公路設卡收費,違反了《公路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侵犯消費者路權。
徐菊鳳也贊同朱巍的觀點。她告訴中國網記者,如果是天然環境,沒有特別投入和特殊管理,就不該收費。如果因為人多帶來危險性后果及環境破壞等問題,收取一定費用可以理解,但不應該是門票費。“你收取了門票費,就得按照景區標準進行景區基礎設施投入,比如建廁所、停車場、觀景臺、休閑區域等。”
目前,國內景點門票虛高是不正常的現象。未來,景區門票降費或者免費是大趨勢。她指出,政府應多提供公共服務,可從其它方面引導民眾消費,比如餐飲、停車場、休閑設施等可收取一定費用,以達到限流、減少環境破壞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