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22日電 (記者 馬榕)綠城物業推出智慧園區服務體系,保利物業主打親情和院特色服務,彩生活力推“智慧社區”概念,金地物業打造“享”系列互聯網平臺及人才培訓體系……像很多行業一樣,中國物業服務行業也出現了一股互聯網化熱潮。但很多人也在疑惑:花樣百出的“互聯網+物業”,到底是直擊業主“痛點”的“良藥”,還是企業跟風玩概念的“噱頭”?
當前“互聯網+”似乎已成為物業企業“標配”。中國指數研究院6月21日發布的《2016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專項研究報告》顯示,借助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來提升物業服務水平已是行業趨勢,越來越多物業企業將海量的社區資源與互聯網連接,希望實現資源分配的信息化、智能化及專業化。
“行業經營困難、競爭加劇正在倒逼物業互聯網化的發展。”浙江開元物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建軍向中新網記者介紹,微信、APP等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利用對企業大有裨益:一是便于物業企業對員工進行集中管控,減少管理層級,進而降低成本;二是可以降低用戶與物業之間的溝通成本,使物業服務“提質增效”,提高企業競爭力。
《2016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專項研究報告》中的一組數據也可以佐證這一說法:互聯網化后,2015年排名前十的物業企業營業成本率比前一年下降了約7個百分點。
但謝建軍坦言,目前來看互聯網對物業行業的改造還處于“摸著石頭過河”階段,即便是排名靠前的物業企業,也沒有找到非常成熟的經營模式。
不過物業服務質量差、反饋慢等槽點,確實正因移動互聯網的滲透而有所改觀。金地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平這樣描述“互聯網+”帶來的物業服務新體驗:安裝金地“享家APP”后,業主可以針對投訴報修等服務一鍵下單,幾秒內就可以得到工作人員回復,也可以進行繳費查詢、查看便民信息。
除此之外,“互聯網+物業”還有更多玩法,比如為業主提供多元化的增值服務。比較典型的是被《2016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專項研究報告》納入綜合實力TOP10名單的彩生活,其B2F(BusinesstoFamily)商業模式通過打造社區家庭服務平臺,可以為業主提供包括商品售賣、連鎖經營等便民業務。
《2016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專項研究報告》指出,移動互聯網技術滲透下的多元化增值服務,為物業企業帶來了新的利潤增長點,2015年綜合實力TOP10物業企業多種經營收入均值較上一年增長約22%,收入貢獻度達28%。
報告還顯示,TOP10物業企業多元化增值服務收入貢獻度遠高于百強企業平均水平,這意味著這些服務的推出正在加速行業優勝略汰,間接促進了物業管理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