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0月18日電 (繆璐 郁玫)上海市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主任唐石青18日在發布會上透露,“政府搭臺,企業唱戲”,上海自貿區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揭牌后,境外頂尖人才與境內高端資源將進行首次對接嘗試。
唐石青口中的“首次對接嘗試”,便是匯聚了13個國家和地區、122個創業項目的首屆“海外人才上海自貿區創業匯”離岸基地大型對接交流活動。據悉將于11月1日到4日在上海舉行。
活動之初,上海市科協和清華長三角研究院赴海外開展項目征集,共征集海外項目350個,分為電子信息和生物醫藥兩大組別,邀請14名專家,分為兩組對項目進行綜合評判,篩選出142個優秀項目,通過定向邀請,最終確定122個項目前來參會。
據唐石青介紹,“‘完整性’和‘可行性’是本次參會項目商業計劃書的主要刪減標準,旨在吸引海外團隊投身中國自主創新”。
此次參會項目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法國、荷蘭、西班牙、瑞典、瑞士、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臺灣等1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來自美國項目占據一半以上。項目主要聚集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移動互聯網等領域,來自電子信息和生物醫藥領域的項目最多。擁有或正在申請專利的項目占比超過六成。
項目的背后還有大批優秀海外創業人才。統計顯示,參會人才平均年齡40歲,其中30歲以下創業者20名;碩士及以上學歷105人,其中博士73人,占比65%,有常春藤學習經歷12人。同時,參會人員專業化程度很高,與會創業人才擁有豐富的海外學習、工作經歷,平均海外工作年限為12.88年,在國際知名企業有高管任職或知名高校有研究經驗的達57人,占比51.35%,對海外技術、經濟環境十分熟悉。
承載此次交流活動的上海自貿區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于2015年8月12日正式揭牌,其總體定位是一個面向海外人才的,具有“區內注冊、海內外經營”,空間載體功能齊全等特別優勢的國際化綜合性創業平臺。離岸基地致力于探索離岸創新創業新模式,促進集聚海外創新創業人才及優質創新資源,并力爭成為“海外人才歸國創業首站”。
離岸基地建設目標是力爭在3-5年內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海外人才、知名服務機構等高端創新資源集聚地,高端創業孵化項目的加速中心。同時,離岸基地將打造三大核心功能,一是海外高端人才和國際知名服務組織引進集聚功能;二是境內外創業孵化功能;三是專業服務保障功能,包括政策服務、專業服務、入駐服務和托管服務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