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10月31日電 (記者 唐娟 孫權 楊顏慈)“屬于物聯網的那只‘蝴蝶’已經扇動了它的翅膀,江蘇有能力打造世界物聯網發展的新高地。”31日舉行的世界物聯網峰會上,江蘇省委書記李強認為物聯網發展特質與江蘇產業特色高度契合,他對物聯網在江蘇應用充滿自信。
李強說,舉辦世界物聯網博覽會,既是江蘇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物聯網業界的一件盛事。“我相信大家參觀以后都會有一個共同的感受:物聯網就在我們身邊。”李強說,本次博覽會以“創新物聯時代、共享全球智慧”為主題,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其期待這次博覽會的系列活動,既成為物聯網業內的“華山論劍”,也在物聯網發展史上的烙下深深的“太湖印記”。
談及對物聯網的看法,李強書記頗為“文藝”。其表示曾看過一部名叫《機器管家》的科幻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個機器人渴望具有人類的情感和尊嚴,最終愛上人類并為了心愛的人放棄長生不老的故事,深刻探討了人與物之間的“倫理”關系。“我想物聯網時代的到來,將不僅實現人與萬物、萬物之間在更大時空范圍內的信息交換,實現人對萬物的智能控制,更重要的是物聯網將賦予萬物‘靈性’、教會機器懂得人文關懷,使整個世界變得更像一個充滿溫情的生命體,而不是一個冷冰冰的物質世界。”。
“正是由于具有這樣令人向往的美好前景,物聯網的產業價值和經濟價值同樣不可估量。”李強說,據麥肯錫預測,未來10年內,全球物聯網將創造10多萬億美元的價值,約占全球經濟的1/10,并與城市管理、生產制造、家庭事務、汽車駕駛、能源環保、物流運輸、消費結算、個人健康等重要領域結合,形成數個千億級規模以上的細分市場。
李強指出,面對這樣一座龐大的“金礦”,不少國家已作出戰略布局,實力雄厚的跨國公司紛紛通過其核心能力和戰略聯盟,推動產業垂直化整合、水平化擴張,爭奪物聯網發展的主導權。可以說,面對這場全新的變革,一場沒有銷煙的未來爭奪戰已經打響。江蘇只有順時應勢、乘勢而上、及早布局,才能牢牢把握物聯網帶來的巨大機遇,搶占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在李強看來,江蘇發展物聯網具有需求強、基礎好、前景廣三點突出優勢。其中,需求強是指內在的客觀需求旺盛。江蘇以實體經濟見長,是制造業大省,增加值約占全國的1/8、全球的1.5%,加快制造業轉型,就是要實現制造業智能化、服務化。物聯網能夠促進產業之間相互滲透重組,推動新興產業不斷涌現,促進傳統產業提振效能。
此外,物聯網在江蘇發展起步較早,2009年國務院就在無錫市部署建設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以此為契機,江蘇已經構筑了以無錫為核心,蘇州和南京為支撐的一體兩翼產業布局,突破了核心芯片、通信協議、協同處理、智能控制等關鍵技術,形成了覆蓋信息感知、網絡通訊、應用處理、共性平臺、技術支撐的產業體系,承擔了多個國家重大應用示范工程,在全球近30個國家、200多個城市都有物聯網應用工程項目,主導或參與制定的物聯網國際標準多達20項,產業規模多年保持高速增長,行業影響力不斷提升。
據悉,2016世界物聯網博覽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江蘇無錫舉行,博覽會吸引了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余名物聯網行業精英齊聚此間“論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