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農業大學實習生 田博雅
金證券記者 江芬芬
去年此時,宜華地產(000150)的股價不過4.8元;一年過去,公司股價已躍至23元上方。實際上,宜華的業績有些難以入目,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凈利潤為80萬元,同比大幅下滑93.7%。
讓股價掀起驚濤駭浪的催化劑,是宜華地產正馬力全開向健康醫療服務轉型。尤其去年公司以百倍溢價牽手全國首家獲得衛生計生部門許可的網絡醫院——廣東省網絡醫院,備受市場矚目。近幾年,互聯網與醫療行業頻頻“熱戀”,掛號、問診、買藥、支付等各環節,均出現多個熱門互聯網應用,唯獨醫院領域堅不可摧。廣東省網絡醫院的破冰之旅,進展如何?
百倍溢價收購網絡醫院
去年10月25日,以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為依托的廣東省網絡醫院正式上線。昨日,《金證券》記者登錄廣東省網絡醫院,網頁顯示,醫院的就診時間為星期一至星期六,全天總計8個小時。網頁下方滾動顯示十多位接診醫生的基本信息,他們多為消化內科、中醫科、骨科醫生,頭像的左上角有“在線”或者“離線”的提示。但記者點擊“接診點”,并未出現任何信息。
記者試圖通過網上注冊體驗網絡醫院的診療服務,但被告知必須去醫院首診,拿到就診卡,用就診卡在網站上注冊,才能在網上進行醫療體驗。為此,《金證券》記者致電廣東省網絡醫院公開電話,相關人士回應,如果是外地居民,只有在廣東省指定網點才可以體驗網絡醫院的服務。隨后記者提出采訪網絡醫院的負責人,不過截至記者發稿沒有回音。
據媒體報道,網絡醫院針對的對象主要是常見病、多發病及慢性疾病,患者在醫院指定的社區服務中心或藥店通過電腦與當班醫生進行視頻通話,接受醫生的問診,再根據醫生開具的處方及藥單接著在藥房拿藥。日前,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李觀明在一次交流會上表示,網絡醫院的接診點每天有十幾家的增長,去年年底已完成200個網絡接診點的目標,計劃2015年上半年建成10000個網絡接診點。
雖然網絡醫院剛剛起步,上市公司卻是秋波送情。去年12月3日宜華地產晚間公告,擬以總價1.2億元收購深圳友德醫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友德醫科技公司”)20%股權,相比凈資產溢價約120倍。值得一提的是,友德醫科技公司恰恰是廣東省網絡醫院的操盤手,這家公司與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聯手運營網絡醫院。
此外,九州通(600998)好藥師也將布局網絡醫院納入公司2015年重點發展方向,公司相關負責人曾表示九州通網絡醫院可能會參照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的模式。
傳統醫院的互聯網“試驗”
采訪中,南京市鼓樓醫院某內科專家并不掩飾對網絡醫院的看好。他表示,這種模式不僅僅對醫院診療起到了分流作用,而且對慢性病的干預有重大意義。市民通過接診點的血壓儀、血糖儀等設備可以及時地將血壓、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心電圖檢測結果傳輸到網絡,醫生根據癥狀、相關檢查做診療,做出及時的控制措施,有效防止了由于看病麻煩引起的管理脫節。
不過,中國醫藥電商研究中心主任張勇對《金證券》記者分析,目前網絡醫院更多還是政府主導,便民效果并不明顯。因為網絡醫院只能對比較常見、簡單的疾病進行診斷,對于大病的掛號依然無法分流。另外,由于利潤微薄,網絡醫院利潤分成的意義不是很大,主要是傳統醫院擁抱互聯網的一次嘗試。
相比而言,他比較看好由民營資本主導的移動醫療服務,“這種商業意味更濃的模式更有生命力?!?/p>
據了解,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李觀明也曾透露,網絡醫院目前有50名醫生,每天接診600人次,處方200張,平均每張處方的金額在50元左右。醫院咨詢服務暫時免費,未來可能收取少量的就診費用,后期將會增加患者定制的健康管理、家庭醫生服務費、廣告等收入。
“移動互聯網技術可以提高效率,但是尚且無法顛覆整個醫療模式”。此前,丁香園CEO李天天曾對媒體表示,“嚴格的醫療診斷,包括問診、體格檢查(即摸到、掐到患者)、輔助檢查(即尿檢、血檢等一些檢查),簡單問診會出錯誤,現在還遠遠沒到這個程度。”
對此,《金證券》記者接觸的券商研究員并不諱言,“宜華地產馬上要更名,徹底向健康醫療服務轉型,但從以往來看,醫療、醫院改革是個緩慢的過程,存在很多不確定性。雖然公司股價在漲,但大家普遍不敢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