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五早高峰,老徐在視頻前監控道路情況。
“我們常說賊輸一眼,每個賊都有自己的死穴,就看你能否看出來。”昨天早上剛剛7點,朝陽分局呼家樓派出所民警徐占勝就已經來到派出所的視頻巡控室。通過這里的210個監控探頭“天眼”系統,老徐和同事守護著呼家樓派出所2.8平方公里的轄區。2014年,老徐帶領的團隊,成功打掉了22個盜竊團伙,通過“天眼”年均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200余人。
“天眼”監控
小偷走S形路線露馬腳
2014年12月20日凌晨2點多,兩名走在街上的年輕人引起了老徐和監控員王大斌的注意,在視頻監控中,這兩名年輕人戴著帽衫和口罩,一前一后,不時走向小店和停在路旁的車,“他們偽裝得很好,都沒有在車前和店前停留,但是賊輸一眼,他們還是暴露了自己。”順著老徐所指,北京青年報記者看到,其中一人不經意地朝一輛好車窗內望了一眼,僅僅停留了不到一秒鐘,老徐說:“這就是他的破綻。”
老徐說:“深夜大街上一般就有四類人,第一類是著急回家的,都是走直線的,第二類是喝多了的,就是亂走,甚至有躺地上的,第三類就是有作案動機的,他們走路路線是S形的,就是哪里有商鋪,哪里有好車都會看一眼,第四類就是我們的公安人員。”
“視頻監控就是天眼,賊在做天在看,在技術角度上,現場的民警就不用跟得太近,這樣也不容易暴露。”在確定兩人有作案嫌疑后,老徐馬上通知了轄區內的蹲守打擊隊警力,對兩人進行了跟蹤布控。
半小時內,兩名年輕人一直在街上游蕩,走著老徐說過的S形路線,不時在路邊車輛和一些商鋪跟前停下,兩人雖然刻意保持一段距離,但從二人行進方式看,老徐已經肯定兩人是一伙的。
隨后,二人先后走進幾個小區嘗試,“這個小區進去了,又出來了,因為有門禁沒進去,而且一般回家的人誰一個樓門洞一個樓門洞的看啊。”最后兩人終于找到了一個可以潛入的小區門洞,先后進入,十幾分鐘后匆忙走了出來,出來便馬上打車離開,結果開出沒多遠,便被等候多時的民警抓獲。
事后證明,老徐的判斷完全正確,不過這兩名小偷在老徐的轄區并沒有作案成功,但通過朝陽分局技術隊技術比對核實3起案件,當天晚上兩人曾在其地地區作案一起,得手后打車來到了老徐的轄區,沒想到東西沒偷到,反被抓獲。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隨后兩名男子被刑拘。
斗智斗勇
曾抓賊時心臟病突發
老徐今年55歲,當過海軍,從便衣探組到社區民警,幾乎做過了派出所的所有崗位。2002年,已經四十多歲的老徐在追一個犯罪嫌疑人的時候,心臟病突發,被送到了醫院搶救。康復后,他的工作重點轉到了視頻巡控上,不再上街抓賊,卻用一雙“天眼”帶領團隊抓獲了更多的賊。
老徐因為有弱電專業的相關知識,又喜歡鉆研電器,所以工作間隙總是喜歡研究下視頻探頭。在做便衣的時候,每當所里有案子,他就總是第一個想到去所里的機房調取監控錄像,獲得嫌疑人特征。
日子長了,老徐坦言總覺得“以案子倒查嫌疑人”的效率太低,為什么不能事前阻止人民群眾受到侵害?為此,他幾乎翻遍了全部視頻資料,歸納總結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的體貌特征,并帶著這些特征上街蹲守,但茫茫人海效果可想而知。正當他一籌莫展的時候,又是視頻巡控給他帶來靈感。他認為,視頻巡控既然是一種破案工具,自然也可以作為打擊手段,與其事后取證不如提前發現固定證據。
苦樂自知
每天盯著監控視力嚴重下降
“如果說我們這行有職業病的話,就是視力下降得厲害。”老徐曾經是一名海軍聲吶兵,視力和聽力都是最優秀的,“可以說是本錢,我在部隊時,視力非常好,這些年天天盯著監控,視力就不到0.8了。”
雖然視力不如以前,但依然不妨礙老徐抓賊,視頻監控中,有時候小偷的舉動就是一瞬間,能否捕捉到就看“功力”了。曾經有轄區內小偷猖獗,邀請老徐去抓賊,還沒走到派出所在路上老徐就已經憑借著一雙“鷹眼”在公交車站將犯罪嫌疑人鎖定,并最終通過視頻監控成功抓捕。
天網恢恢
布置轄區內九成以上攝像頭
呼家樓轄區內共有210個攝像頭,九成以上都是老徐親自布置的位置,沒有親自布置的也是因為安裝時并沒有問到老徐。“這些攝像頭放在哪里,我都是反復考察,深思熟慮的,比如央視沒搬來前,門口攝像頭位置我就琢磨了好久。”
2003年,在他的堅持下,呼家樓派出所成立了視頻巡控平臺,所里讓他帶聯防保安開展視頻工作。面對年齡偏大、最高學歷只有高中文化的聯防保安,老徐并沒有放棄,而是將自己總結的嫌疑人體貌特征傳授給大家,并制定了發現可疑人員的獎勵措施,激勵聯防保安的積極性。
“這些資料都是我的寶貝,里面各種案例都有。”老徐的包里裝著4塊移動硬盤,包括家中的兩臺電腦都是他為了研究視頻抓賊的技術自費購買的,“至于U盤用了多少塊就不知道了。”
現在這些視頻還被他剪輯成教材,老徐也被邀請到警察學院講課,2011年時,老徐憑借八年的執著堅持和視頻巡控工作取得的成績,在所領導和地區街道的支持下,所里的視頻設備逐漸更新,老徐正式從兼職視頻巡控民警成為本所視頻巡控平臺的主責民警。
天下無賊
民警提示:近期騎摩托車盜竊增多
“比如最近兩年,路面上小偷偷東西就有了新的特征。”老徐介紹,最近兩年騎著摩托車和電動車在路面上行竊的小偷增多,“一般兩人一組,后座的人進行扒竊,得手或者遇到問題時,馬上躥上車就跑。”
“干這行就是與賊斗智,你至少不能輸給他們才能抓到賊。”老徐播放的一段視頻中,北青報記者看到一個小偷跟著一名女士準備下手,當女士有察覺時,小偷并沒有跑走,而是拿出了手中的手機,女子居然轉身離開。“如果有人發現,他就假裝是賣手機的,問事主要不要手機。”
隨后兩名小偷騎著摩托車在不同街道穿行,視頻監控也在切換著不同攝像頭跟著兩人,“他們在尋找獵物,但他們也是我們的獵物。”老徐現在很享受這種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狀態,“當然你對轄區內的攝像頭位置和操作也要相當了解,不然就會跟丟,這都是基本功。”
視頻中,這名犯罪嫌疑人自以為聰明,甚至大膽地跟著一名騎車人盜竊,但依然沒有逃過“天眼”,當他得手準備打車逃離時,被守候多時的民警當場抓獲,騎摩托車的同伙也被一起擒獲。
“賊跑到哪里,我的視頻就盯到哪兒,現在全區的攝像頭都可以看,跑出我的轄區我也會一直跟著他們,直到落網,讓犯罪嫌疑人就像翻不出如來佛手掌心的孫猴子。”老徐說道。
記者 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