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不廉,看過年。年關就是“廉關”,八項規定精神落實兩年多,南京的作風建設成效如何?公款吃喝的“歪風”剎住了沒有?披上“隱身衣”、穿上“新馬甲”的公款消費會不會借著春節之機卷土重來?臨近春節,記者對南京春節的“市面”進行了隨機性走訪。
——嚴管管出習慣,公款吃喝漸成往事。往年春節前的一段日子,正是聚會比較集中的時候,但今年基本上已經看不到這樣的場景了。對公款吃喝已經逐步形成了一種自覺抵制的習慣,“擺席容易請客難”已成新常態。記者問一位干部,會不會不習慣?這位干部說,兩年下來都成習慣了,干部中喜歡應酬的本就是少數,沒有公款吃喝的生活才是正常的生活,“每天下班就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比什么都好。”
記者到南京幾個有名的餐飲集中區域隨防,也印證了這樣的一種新常態。在1865時尚生活休閑區里,各色餐館、酒店生意依然比較火熱,各餐館的年夜飯更是預定爆滿。晚上,記者在這些酒店門口及附近停車場都沒有發現有公車停駐。據統計,2014年南京市公務接待費同比下降46.5%、會議費用同比下降52.6%。
——餐飲轉型進行時,民間消費成主力。2014年以來,一些過去以公款為主要支撐的餐館酒店,終于沒有等來公款消費反彈。一些餐館酒店在堅守了一年后選擇了歇業。在北京東路,曾經十分紅火的湘鄂情、太平盛世都早已關門歇業。而與此同時,更多的餐飲業則在新的形勢下進行轉型,并正在取得成效。
以高淳區為例,在公務接待費用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去年中低檔餐飲業卻逆勢增長。“一冷一熱”既反映了公務接待支出減少對于大型餐飲企業的影響,也映照出老百姓對于餐飲業回歸平民的熱烈歡迎。
——送禮等于送“手雷”,電子紅包也不行。過年過節正是收受節禮腐敗的高發期,為了提醒黨員干部過個廉潔年,南京市紀委于2月15日發布了“測一測你會不會被紀委請去喝咖啡”第二季——“測測你的過年廉潔指數”,五道題目都與過年有關,其中有收到工作對象的電子紅包怎么辦、工作關系人給你孩子送紅包怎么辦等過年時可能遇到的一些場景題目。
記者在隨訪中也發現,干部對節禮越來越敏感,避之不及。有一位干部對記者說了這么一件事:“上周末在家休息,有下屬單位的同志打電話來,說已經到我樓下了,準備了一點過年的東西,讓我下樓去拿。我腦子當時想,這哪里是給我送禮啊,分明是送我一個手雷啊。只好說正在外面,請他回去。”
過年不表示表示,過完年辦事是不是會有麻煩?一些原來還不太適應的商界人士也正在適應不請客吃飯、不送禮也能辦事的新常態。一位小老板告訴記者,“今年春節,僅節省下來的請客吃飯、送禮品的錢,就不下50萬,這就等于增加了50萬的凈利。”他說,剛開始請干部吃飯人家不來,送人禮物人家不收,心里很忐忑,怕以后事情難辦,這兩年下來,發現真和以前不一樣了,不用做那些場面上的虛功,事情也一樣能辦。既然不請客送禮一樣能辦事,誰還會天天想著去請客送禮呢。這個春節是近幾年來最輕松的春節,希望以后一直是這樣。(記者潘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