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屋新村網線縱橫交錯
2月26日,有深圳坑梓街道的居民向本報投訴,他們那里有不少私人老板冒充電信公司,以“價格優惠”的方式欺騙消費者,原本承諾有10M的網速竟然連網頁都打不開,而且網線亂拉亂搭,存在消防隱患。業內人士表示,不法之徒甚至可以通過“黑網”來獲取用戶的個人信息。
居民:網速很慢總是斷網
走進坑梓盧屋新村,記者發現這里就像西游記里的盤絲洞,網線縱橫交錯地貼著樓宇的外墻,有些甚至還從一棟樓直接飛線到另外一棟樓。由于數量太多,被依附的公用電線幾乎要塌下來,只能勉強用繩索吊起。附近的居民表示,他們安裝的都是這些小廣告上的“電信”寬帶。
“晚上8點多就很慢,有時候看電視都是卡的,網頁搜索有時候也打不開。”市民鄭先生在村里經營一家士多店,去年初,他按照小廣告的聯系電話報裝了“電信”寬帶,原本打算給顧客免費上網來帶動消費,誰知隔三差五就斷線,“去年4月份出故障一直都用不了,一直到去年12月都沒修好,網速也不行。”
這些自稱是“電信”寬帶的小廣告在這里隨處可見,有些甚至印刷精美,有板有眼地附上“派出所溫馨提示”。小廣告上的報裝電話不是10000號,而是私人手機號碼。記者對比發現,價格比外面便宜了將近一半,而且還不需要身份證登記。撥打這些號碼,對方自稱是電信公司的營業員,不過只能開收據不能開發票。
電信:非法經營屢接投訴
難道是業務員私印廣告賺外快?隨后,記者來到了附近的中國電信營業廳。工作人員表示,記者看到的這些網線其實都是“黑網”,以掛羊頭賣狗肉的方式來欺騙消費者。中國電信深圳坑梓分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很多都是村里的不法分子在經營,不僅是寬帶的速率沒有保障,有些直接卷錢就跑,我們已接到很多起投訴了。”
記者在采訪時發現,每隔幾棟樓的外墻就會有同樣一個白色盒子,盒子表面沒有任何LOGO,但網線就是從里面拉出來再分到各家各戶。記者順藤摸瓜,發現網絡的源頭竟然在一間位于二樓的出租屋內。有業內人士介紹,這些白色盒里面裝的就是路由器,經營“黑網”的私人老板一般租一個小房間,經過一個大的路由器分到每一個點,每個點的鐵盒子再分到每一棟樓上的白盒子,里面再放置一個路由器鏈接到用戶。
價錢低、報裝方便、隨叫隨到,這些都是黑寬帶的“優勢”。據業內人士介紹,黑寬帶的私人老板,一般會向正規的運營商申請一條大流量的網線,再向各家各戶提供收費上網,保守估計利潤會超過200%。
調查:使用“黑網”隱患重重
據業內人士透露,所謂的“黑網”,就是通過多個路由器來搭建的一個局域網,隨著上網用戶增多,不僅信號不穩定,用戶越多,每個人分攤到的網速自然就越慢。而這些白色盒子等同一個路由器,需要外接電源才能正常運作。為了掩人耳目,不少私人老板會用網線來充當電源線,長時間運作很容就短路自燃。
“一般來說,網線傳輸只需要4根就夠了,那些非法城中村寬帶,就會利用其余的兩根作為電力線,供設備正常運作,這兩根線沒法達到正規傳輸強電的標準。”業內人士還說,由于用戶不是一對一的獨立IP地址,只要“有心人”動了破解的念頭,那么其他用戶的電腦硬盤信息就很容易被盜,“它是通過大帶寬分給用戶,有些路由器上可以看到用戶上網操作,比如上一個淘寶,他可以看到打開網絡的數據包,專業人員可以通過數據包,分析出來上網的賬號和和密碼。”
電信營業廳的工作人員還透露,在坑梓一帶的城中村,這些“黑網”非常猖獗,私人老板一般會同時向多個運營商申請網絡,就算其中一家采取斷網等措施,這些“黑網”依然可以照常經營。他們曾多次向街道執法隊反映,可惜一直收效甚微。
警方:目前已經介入調查
隨后,記者致電坑梓辦事處。得知記者的來意,負責宣傳的工作人員表示,因為涉及寬帶,是電信負責,街道辦沒有這方面的執法權。
難道“黑網”就真的“無王管”?記者從公開信息查到,2013年,深圳市公安局曾開展過打擊互聯網“黑接入”專項行動,當時抓獲嫌疑人81名。記者接著又聯系上坪山新區公安分局,網監大隊的辦案民警表示,“黑網”有很多,警方一直在打擊。在記者發稿前,辦案民警主動向記者表示,他們目前已經介入調查,一旦查實有人非法經營,他們將會依法處理。 文/圖 記者 李曉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