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的花言巧語讓張先生失去了警惕。
■掃了騙子發來的二維碼,張先生的1900元錢沒有了。
市民張先生最近很郁悶,網購一臺冰箱被騙了1900元,兩天后騙子又以“退款”為由,想再騙他一回,結果被銀行工作人員識破,最終保住了銀行卡里的余款。這起“連環騙”中,暴露出當前最流行的兩種詐騙模式。石家莊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民警解析騙子行徑并提醒市民:搜索商品誤進入釣魚網站成為現在的多發案件,網購時一定要看清網址再下單。
講述
1900元網購冰箱 交錢后賣家消失
張先生說,家里想買臺冰箱,他先是在省會一家電器賣場看好了一臺海爾冰箱,售價2499元;然后回家在網上搜,希望能找到一樣的商品,價錢要便宜。
10月19日下午,他在手機上搜索“海爾冰箱241兩開門”,結果搜出很多賣家。其中一個顯示的是淘寶網“LY易購港”,價格最誘人,冰箱1800元+200元運費一共是2000元,通過旺旺討價還價,商品+運費共1900元。賣家還承諾,保證真品,全國聯保,貨到后不滿意7天無條件退款。
談妥后,對方發來一個二維碼,讓張先生手機掃二維碼支付,張先生第一次掃碼失敗了,賣家又發來一遍,第二次掃碼顯示付款成功,他以支付寶掃碼的方式,通過中信銀行付款1900元。付款后,賣家的態度大轉彎,無論問什么都不再應答,后來干脆下線了。這時張先生意識到自己可能受騙了,他急忙找了樓上的鄰居,請鄰居幫忙打了淘寶客服電話,得到的答復是自己上當了。然后張先生再次登錄“LY易購港”,賣家已找不到,頁面顯示“該用戶已被查封”。
事情過去兩天后 騙子又挖“退款”陷阱
因為網購被騙1900元,張先生一家無比懊惱。僅僅過了兩天,10月22日上午11點多,張先生的愛人手機上又收到一條短信“親,您網購訂單出現系統卡單,請速與工作人員聯系,辦理退款。逾期6小時賬戶資金將被扣押。”并且留下了一個400電話和一個杭州區號的固定電話,這個短信讓張先生很是驚喜:難道淘寶網這么快就把騙子找到,要給自己退錢了?
張先生急忙撥通了短信中的電話,接電話的是位男士,問張先生是不是最近從淘寶網買過東西?張先生就一五一十地說自己花1900元買了臺冰箱。那位男士說,因為系統問題,張先生的訂單已經中止,需要返還錢款,最好能提供一張建行的卡,把錢退回到建行卡上。張先生的愛人正好有張建行卡,他就在電話中告訴了對方卡號。對方稱馬上打款,一會兒就可以找個柜員機查詢。張先生來不及吃飯,趕快到家門口附近的建行查詢機上查詢明細,結果顯示沒有錢到賬。回到家后,他又撥打了短信中的電話,詢問返款到底什么時候到賬,接電話的男士說,錢已打了,但“查詢機查不到,必須得是柜員機,你現在去柜員機查吧,別掛電話,我告訴你怎么查。”
當張先生耳朵上貼著電話再次來到建行時,引起了銀行工作人員的注意。此時張先生心里也已經有點懷疑了,在銀行工作人員的詢問下,他干脆把電話給了銀行工作人員,讓工作人員替他接聽電話,工作人員接聽了幾句就沖他使眼色,張先生就明白了,八成又是騙子!他把卡插到柜員機上,對方讓他說出卡上的數額,張先生不肯,對方就掛了電話。銀行工作人員告訴他,幸虧他沒有按照對方的指點去操作,不然卡上的錢就都被轉走了。
提醒
釣魚網站太多了
網購一定看清網址
昨日,記者試圖用手機登錄張先生購物的網店,果然已進不去,頁面會提示“寶貝不存在”然后迅速回到上一頁面。難道店家真的已經被淘寶查封了?
記者聯系到了淘寶網的客服人員,把張先生網購的頁面、賣家、旺旺、訂單號全都發過去。經過核實后,客服人員說,后臺查不到張先生提供的賣家、旺旺以及訂單號的任何信息,證明這筆交易不是淘寶網平臺的交易,唯一能查到的信息是他有過支付寶的交易。至于店鋪顯示被查封,淘寶網客服人員說,店鋪如果違規也需要調查核實,不可能客戶投訴幾分鐘后就封店。
客服人員專門提到二維碼支付,她說,淘寶禁止賣家采用掃碼支付,二維碼很可能會讓顧客的錢跳轉到別的支付渠道,離開淘寶的監管。因此,如果發現店家要求掃碼支付可以向網監舉報。
石家莊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的張警官分析說,張先生很可能在搜索商品時進入了釣魚網站,這是現在的多發案件,搜索引擎可以通過關鍵詞搜出內容,卻不會鑒別內容的真偽,一些釣魚網站就混雜其中,消費者點擊進入后,你的一切操作就都在對方掌控中了。而且很多釣魚網站做得非常逼真,比如完全模仿淘寶的頁面,幾乎看不出是假的,網址也與正規網址只差一點點,消費者稍一大意就很容易上當。因此張警官提醒網購者,一定要核對網址,只有網址正確無誤,才能完全放心地交易。
說法
銀行遇兩種客戶
會加以提醒或干預
張先生后期遭遇的“退款”陷阱并不少見,張警官說,公安部門就電信詐騙常見伎倆,專門對各銀行職員進行過培訓,發現行為可疑的儲戶要主動詢問,給予干預,最大程度幫助儲戶減少損失。“退款”陷阱的常用招數是,讓儲戶把卡插入柜員機,騙子會通過指點使柜員機的界面進入英文狀態,多數人對英文界面是完全陌生的,也看不懂,只能完全聽從對方的指點,這樣騙子就會很容易讓市民把錢轉到騙子的賬戶上去了。“為什么對方一直對張先生說只能用柜員機查?因為查詢機轉不了賬,他就騙不走錢。”
張警官說,在防止電信詐騙方面,公安局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在銀行網點、柜員機上張貼宣傳材料,一些自助轉賬機、取款機還加了語音提示,還要求銀行對獨自異地匯款的老年人多加關注,先填寫風險提示單再辦業務,風險提示單就是列出了幾種主動的電信詐騙手段,讓老年人看過簽字后再匯款,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上當受騙。
記者昨日從幾家銀行獲悉,各銀行的確都接受過反電信詐騙的相關培訓,營業網點的一線人員發現可疑現象就會上前干預。“有兩種客戶我們肯定會上前詢問,一種是獨自一人向異地大額匯款,尤其是老年人;另外一種是在辦業務時長時間通話的。”一家銀行的客戶經理說,前一種往往是老年人接到詐騙電話信以為真,比如“子女”出車禍急著用錢或者“法院”需要凍結財產等,老年人都會急著去匯款;后一種就是被遙控指揮的,類似張先生遇到的“退款”陷阱。
銀行的干預的確阻止了部分案件的發生,一些人在被騙前一分鐘識破騙局。但也有個別老年人不聽勸告,比如曾經有一位老太太急匆匆到銀行匯款,銀行人員看她神色不對,好心詢問時,她又說不清匯款對方是誰,只是急著匯錢,在多次提醒無效后,銀行人員干脆告訴她,匯款業務辦不了,老太太出門走了,換了家營業網點,還是把錢匯出去了。第二天這位老太太就明白上當了,在家人的陪同下后悔莫及地到公安機關報案。
“一般遇到特別固執的匯款人,我們會要求銀行人員撥打110報警,由公安民警出面來阻止。”公安局的相關人員說,他們在宣傳中也一直強調,老年人遇事要和子女商量,切莫自作主張。記者 劉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