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4月23日電 (記者 索有為)記者23日從廣東省檢察院獲悉,2014年,廣東檢方共批捕侵犯知識產權犯罪1719件3122人,起訴1537件2701人,批捕和起訴人數分別比2013年上升67.8%和51.7%。
廣東省檢察院偵監部門負責人介紹,目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仍在高位運行,仿冒產品幾乎涉及各類別、涉案金額動輒數百萬元人民幣,同時利用微信朋友圈等新平臺售假者越來越多。
“廣東是知識產權大省,注冊商標申請數、馳名商標保有數、專利申請數和授予數等連年居全國首位。”該負責人介紹,與此同時,在利益驅動下,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也屢禁不絕。
廣東地區查處的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繼續呈現出案件類型集中、辦理難度大、行業涉及面廣等特點,特別是近幾年互聯網產業大發展,一些新型知識產權侵權行為開始浮出水面。
此外,由于商業秘密在市場競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為謀取高額利潤,侵犯商業秘密案件也屢有發生,如珠海檢察機關查辦的億鉑公司、沃德公司、余志宏等四人侵犯商業秘密案,受害企業損失數額達到1000萬元,最終法院以侵犯商業秘密罪分別判處億鉑公司罰金2140萬元、沃德公司罰金1420萬元,此案也被最高檢評為2013年保護知識產權十大典型案例之首。
廣東檢方指,售假的銷售渠道也從傳統的店鋪銷售方式開始向網絡銷售蔓延,如微信朋友圈、淘寶網、網上代購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