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超中甲2014年聯賽總結會后,中國足協立即發布中甲聯賽冠名權及媒體版權競爭性談判項目公告,向來少人問津的中甲聯賽,終于開始著手整體商務開發——目前已有項目承包商積極運作。據記者了解,12月26日~12月30日的報名時間僅過兩天,有關方面就收到了報名函件。
“有了中超的商務開發做基礎,中甲聯賽的商務開發不會太困難,尤其在沒有中超球隊的城市。關鍵就看是否有人牽頭做這些事,俱樂部在當地通常沒什么話語權,大部分俱樂部都不敢提長期規劃,所以,現在足協在中甲商務開發這方面補課,俱樂部肯定支持。”一位南方的中甲俱樂部總經理告訴記者,“大部分中甲俱樂部的背景都是民營企業,比如地方電視臺找俱樂部談轉播,轉播一場就要收費30萬元,那我們只能選擇不轉播,但沒轉播贊助商就不愿意投錢,大家都陷在惡性循環里出不來,沒辦法把中甲聯賽當作一個好產品來經營。”
在中甲聯賽商務開發規劃中,中甲聯賽冠名權的權益競購與中甲聯賽轉播制作服務及媒體版權競購分開進行,為保證聯賽利益,聯賽冠名權合作周期不能少于3年。更令中甲俱樂部感到欣慰的是,中甲聯賽電視轉播權競購成功的合作機構,需要負責中甲全賽季(包括電視、互聯網和移動應用客戶端)的信號制作,實現至少160場比賽信號制作并利用衛星傳輸,保證至少50%以上的比賽地區實現電視播出覆蓋——對一向苦無造血機制的中甲俱樂部而言,這一競購,將使得俱樂部更加注重自身的品牌價值。
例如在“劉健轉會糾紛”案中沒有占到便宜的青島中能,上賽季因“虛假合同”被中國足協罰去聯賽積分7分,最終位列12,但上周青島中能卻在宣布“鄒正正式轉會廣州恒大淘寶足球俱樂部”后明確表示,為慶祝俱樂部成立10周年,新賽季的目標只有“沖超”一條路。據業內人士估算,鄒正的轉會讓青島中能收入約2000萬元,而青島中能若想重返中超,“至少得投入一個億”。
上賽季麻煩纏身的青島中能定下沖超目標,一直欠薪的深圳紅鉆也有了全新的動作:紅鉆集團以增資擴股的方式引進了戰略投資者“兆能源”,后者擁有深足55%的股份,而俱樂部也更名為最符合現代足球理念的中性名稱“深圳足球俱樂部”,盡管俱樂部高管并未向記者確認新賽季沖超的目標,但“長遠規劃肯定是沖超”的說法也符合俱樂部股權變更的初衷。
收購了廣東日之泉的陜西五洲足球俱樂部,由五洲集團、西安中超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陜西衛視三家單位聯合控股,和當初陜西人和投奔貴州時的窘境相比,陜西球迷的熱情足以匹配一家職業足球俱樂部,而廣東日之泉年年有望“沖超”的實力功底,也是陜西足球敢于在中甲元年就表露野心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中甲聯賽所醞釀的風暴還遠不止如此,就連年年辛苦保級的“學生軍”北理工都有圖謀發展的雄心壯志。
“我們是沒有沖超的實力,但我們也要找到一條適合我們這種小俱樂部發展的道路。”北京理工足球俱樂部總經理劉啟孝說,“我們打了8年中甲聯賽,從最初完全的學生軍,到現在能夠獲得一點兒外援和內援的支持,一直嘗試著怎樣在職業聯賽中生存下去,至于為什么非要打職業聯賽,理由也很簡單,一是希望有這樣一個平臺,能夠向全國球迷展示校園精英足球和職業足球之間的對比,另一個也是希望學生在足球方面得到鍛煉,打中甲聯賽的這些年,我們的學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上個賽季,北理工創下征戰職業聯賽的最好戰績,30輪后排名第九,不但遠離降級區,甚至在中游站穩了腳跟——8年征戰職業聯賽的經驗和全隊球員的刻苦努力,是北理工守住中甲名額的重要因素。
據記者了解,北理工全隊上賽季的開銷接近1000萬元,對北理工而言,這1000萬元的投入也創造了球隊的歷史紀錄,“下個賽季具體能有多少投入還不清楚,現正在和贊助商談,還沒有最終落實。”劉啟孝說,“從現在全國的形勢看,足球是熱門項目,很多企業都開始對足球感興趣,這是好事,但對我們這支以學生為主的球隊來說,我們最終的目的還是把目標放在學生特色上,所以希望能有更多的觀眾看到我們的表現。”
距北京理工大學良鄉校區約3公里的良鄉體育場,到明年5月就可以交付使用,為支持和鼓勵學生軍在職業足球領域的打拼,當地政府或將免費向北理工球隊提供比賽場地。有工作人員介紹,今年10月體育場新鋪了草皮,建好后,兩面看臺大約有1.2萬個座位,觀眾容量幾乎是本校區的10倍——按照當地政府部門的設想,如果北理工球隊在這里“安營扎寨”,不但良鄉鎮大批居民和大學城的學生能受益,北京西南地區球迷周末的社會活動也會增加一個選擇。
一旦私營企業和學生軍等社會力量發揮作用,中甲聯賽的熱鬧程度將直逼中超,更何況國企背景的中甲俱樂部寸步不讓——北控集團下屬的北京北控文化體育有限公司收購八喜俱樂部80%股份,新俱樂部更名為“北京控股足球俱樂部”,公司董事長燕清在面對“至少一個億投資”的說法時淡淡一笑,“今年沖超差一點兒,明年一點兒不能差,我們的目標是和國安打中超德比”。
由此可見,步入億元時代的中甲聯賽,將在新賽季釋放出巨大能量,但群情激昂的“中甲聯賽”能否承受住球迷與投資者的熱情,商務開發者最需要得到的是消費者的認可。(記者 郭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