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張 超 張合記)“針對部分醫藥機構違規使用醫保基金的問題,我們已暫停2家定點零售藥店的醫保結算資格,并解除與3家定點零售藥店的醫保協議。”近日,在丹鳳縣紀委監委開展醫保基金專項整治監督檢查過程中,縣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自醫保基金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啟動以來,丹鳳縣紀委監委立足監督專責,以維護醫保基金安全為核心,通過壓實責任、強化監管、健全機制和優化服務“四維”發力,推動專項整治工作走向深入,切實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
縣紀委監委緊盯醫保基金管理的關鍵環節,督促醫保系統圍繞作業作風、經辦服務、基金監管及內審稽核等重點方面,全面開展自查自糾,并對發現的問題逐項督促整改、跟蹤問效。截至目前,全縣已檢查醫藥機構118家,核查國家和省級反饋的疑似違規數據線索7批共7817條,處理違規機構113家,實施行政處罰44.54萬元,追回違規醫保基金262.97萬元。
為進一步提升監督合力,縣紀委監委推動建立跨部門監督協作機制,加強與醫保、衛健、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的聯動,健全信息共享與線索移送制度。同時,對醫保領域問題線索進行全面起底,嚴肅查處欺詐騙保、虛假結算、藥品回流等違規案件9起,給予黨紀政務處分9人。
在強化制度建設和風險防控方面,丹鳳縣多措并舉,全面壓實監管責任。一方面,在全縣定點醫藥機構推進藥品追溯碼閉環管理,嚴格執行“賣藥必掃碼、買藥請驗碼、無碼不報銷”的剛性要求,實現醫保結算藥品追溯覆蓋率100%。另一方面,聚焦醫保基金監管的薄弱環節,制定并出臺《丹鳳縣醫療保險經辦內部控制管理規程》等4項制度,明確內審稽核流程與崗位監管職責,創新采用“智能系統預警+人工復核校驗”內審模式,推動監管策略從“事后查處”向“事前預防、事中管控”轉變,為醫保基金安全構筑堅實制度防線。
在優化醫保服務方面,縣醫保局在監督推動下,積極打造“一刻鐘醫保服務圈”。在縣政務大廳實現20余項醫保業務“一窗通辦”,在鎮(街道)設立醫保服務站,在村(社區)設立醫保服務室,為群眾提供政策咨詢和報銷幫辦代辦等服務。截至目前,累計服務群眾超8萬人次,現場辦理業務3萬余件。
同時,丹鳳縣深入開展集采藥品“進醫療機構、進定點藥店、進鎮村衛生單位”的“三進”活動,督促醫療機構優先采購和使用集采藥品,定點藥店設立集采專柜,鎮村衛生機構規范采購管理。目前,全縣集采藥品種類已增加至545種,預計每年可為群眾減輕購藥費用190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