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李 行)今年以來,商南縣立足生漆資源稟賦與產業基礎優勢,以構建“種植+加工+文旅+康養”全產業鏈體系為目標,從規模擴張、鏈條延伸、品牌培育、業態融合多維度發力,全力激活“一棵樹”經濟。
商南縣堅持“布局區域化、基地規模化、種植規范化、品種良種化”發展思路,以312國道沿線、丹江兩岸7個鎮(街道)為重點,合理劃定漆樹野生資源保護區、人工栽植區、重點培育區,著力構建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產業發展布局。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按照“品種優良、設施配套、經營集約、精細管理、標準生產”原則,引進高產量新品種漆樹,加快城關曹營、過風樓水利溝、富水龍窩3個5000畝漆樹基地建設,不斷擴大產業規模。
商南縣持續完善漆樹產業核心加工與多元業態發展體系,聚焦精深加工,積極爭取福建三棵樹涂料股份有限公司大漆合作項目,扶持本土國漆科技產業園等企業,開發高純度漆酚、漆蠟、漆酶等天然提取物,延伸生產漆工藝品、漆樹活性物保健品、漆藥材及漆油雞等產品,以高價值開發推動產業鏈深度拓展。系統培育“商南生漆”品牌體系,深挖商南漆樹種植歷史、傳統割漆技藝、生漆應用場景等豐富內涵,加大傳統漆雕工藝非遺傳承創新和人才引育力度,通過“講好品牌故事”提升產業文化內涵,全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漆產業品牌。
同時,該縣依托產業資源優勢與生態基底,不斷探索“漆樹+”融合發展路徑,豐富產業業態供給。在金絲峽、丹江畫廊等核心景區周邊及適宜區域,規劃打造集漆樹觀光、科普研學、森林康養步道于一體的特色生態旅游線路,推出沉浸式漆林秘境體驗、采漆工藝觀賞、農事勞作參與等項目。深入挖掘推廣漆雕漆藝等非遺工藝,開展漆器制作體驗、漆藝精品鑒賞、漆畫創作互動等活動,推動生漆從工業原料向文化載體升級。結合現有康養基地與民宿資源,創新推出“漆林深呼吸”“漆樹藥浴”等特色康養服務,進一步拓展產業價值空間,為商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