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縣藥辦積極謀劃實施“十三五”醫藥產業工作。“十三五”期間,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采取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以中藥基地建設為載體,以項目建設為突破口,以企業為主體,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區域化布局、規范化發展,促進中藥產品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大力發展中藥農業、強力擴張中藥工業、積極改造中藥商業、創新優化中藥服務業,從產業鏈短缺向農業、工業、科研齊頭并進轉型,圍繞建設全國中藥名縣,建設關天經濟區現代中藥生產加工基地、推動中醫藥現代化建設為目標,以弘揚、傳承中華傳統中醫藥文化,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宗旨,實施建設名企、研制名藥、打造名科、推崇名醫的“四名”戰略,堅持一切從柞水實際出發,充分發揮柞水資源優勢,促進中醫藥產業發展,促進中醫藥文化與旅游文化的有機融合,促進柞水人文環境的改善與經濟的全面發展。從傳統的中藥農業向工業帶動農業、科研支撐發展轉型,形成以中藥科技為支撐,以中藥農業為基礎,以中藥工業為先導,以中醫養老養生為輔助,以中藥銷售為紐帶的現代醫藥產業發展格局。 中藥產業發展的總體目標是:通過重點扶持一批研發項目、高水平種植基地和龍頭企業,把現代中藥產業建設成為特色工業的第一大支柱產業,全力打造“秦巴現代藥苑——五味子種植示范基地”。采取林藥結合模式,主攻山地木本藥材,“十三五”末,發展木本藥材10萬畝;“訂單”發展平地草本藥材,使草本藥材年在地面積穩定在3萬畝。加大對中藥材系列產品開發力度,拉長拉粗產業鏈條。開拓市場,擴大規模,實施品牌戰略,加快基地GAP、藥材銷售GSP達標進程,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拓展中藥國際市場。同時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動中成藥及中藥信息、中醫藥保健、中醫藥旅游文化等關聯產業的興起。全縣藥業企業2020年總產值達到20億元,把我縣建成陜南天然藥源基地、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中藥加工基地和重要的中藥集散地。各項經濟指標在“十二五”的基礎上增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