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結束時,當祝雙學聽聞“全區將全面推行13年免費教育”的消息,他興奮地說:“我的心愿就是孩子讀好書,有一技之長,不走我們這代人的老路,將來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生活。”
當然,在陜南山區脫貧攻堅的長期戰役中,更需要這些有知識有技能的年輕人投入到回鄉建設的熱潮中去。
“一方面,山區產業的興旺需要人,家鄉的建設需要人,農村的發展需要人。另一方面,我們今天脫貧攻堅的過程,更是一個打造整體區域發展環境的過程。它將吸引更多的外出就業人員回到家鄉來,找到自己的崗位、實現自己的價值。”商州區三岔河鎮鎮長王金峰說。
2 從生產到市場:“走出去”重在提升核心競爭力
“四皓食品,養生傳承。”只要在商洛市區的街頭走上一回,這句君威公司的品牌推廣語便已記憶頗深。
位于商州區的陜西君威農貿綜合公司,是陜西省農業產業化和林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公司“四皓”商標獲“陜西省著名商標”稱號。目前,企業已開發上百種休閑食品種類,通過了食品安全和綠色、有機等認證,產品銷售涵蓋國內33個省市自治區,并享有進出口權。
“過去,我們只知道埋頭搞生產,產品多在陜南本地銷售。近兩年來,我們向國內知名企業學習經驗,面向市場提升核心競爭力。從一條生產線升級為十余條先進生產線,產品結構也從過去單一的禮品化,轉型為休閑化的產品系列。”君威公司副總經理王丹平介紹。
“我們優質的農產品要走出去,必須經歷這個陣痛的轉型。從‘以生產定市場’轉向‘以市場定生產’來定位發展,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王丹平說。目前,君威公司“日平均訂單”已達4000單以上,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9137.6萬元。
2015年,商州區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22.9億元、增長10.9%。以農業龍頭企業和現代農業園區為引領,依托“果、畜、菜、藥”四大特色農業,農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包括君威公司、森弗公司等轄區骨干企業,和其他新上工業項目達產達效,全年規上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分別增長15.5%和15.3%。
實際上,從優勢資源的市場化空間分析,陜南最有市場競爭力、也最具發展前景的縣域產業,是以農業產業集群為代表的綠色循環產業體系。以商州君威公司的市場化轉型為案例,陜南生態優勢產業的整體升級,均要走過從生產到市場的發展思路的變革。
“十三五”時期,商州將促進研發經費支出占GDP比重不斷提高,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50%以上,非公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5%以上;并建成陸路貨運口岸,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2000萬美元。經以此為抓手,重點開展“特色農業”和“工業發展”攻堅戰,以更多的知名品牌、產業集群和國際化發展戰略,提升縣域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和核心競爭力。
2016年,商州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11%和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