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州區將堅持綠色循環產業發展,在農業上,突出“建基地、興龍頭、創品牌”,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實施農產品名牌戰略;在工業上,加快推進傳統工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戰略新興產業,著力培育綠色食品、生物醫藥等六大支柱工業,力爭產值過350億元。以引進大企業、大產業為重點,扶持區內中小微企業發展,形成優勢互補、關聯配套、競相發展的生態產業新格局。
3 從鄉村到城鎮:“補短板”定位生態產城一體化
3月30日,一位上了年紀的腰市鎮農民李福建,也參與到了商州區江山美麗鄉村的建設中。在建的江山4A級中心景區腳下,是綿延5個村落的江山美麗鄉村,這里就有他的土地和家園。
2016年年底前,江山景區將迎來試開園,至2019年全部建成。目前,老人家里的土地以每畝500元的價格集中流轉,建成了美麗的萬壽菊花海和小橋流水的風景。“我家就在離這里500米的地方,到花海做工每天有70元。過幾年大景區建好了,我的孩子也能回來就業了啊。”李福建說。
江山景區距離高速出口只有9公里,包括了江山省級森林公園和江山美麗鄉村風景帶,還包括了萬壽菊花海等“旅游+農業”產業融合項目。“也就是說,江山定位在了陜南生態產城一體化的綜合開發,補上了商州區一度沒有核心旅游競爭品牌的短板。”商州區江山景區開發建設管理處處長張德峰說。
2015年,商州區以旅游業為重點提升現代服務業,成功舉辦中國環秦嶺公路自行車賽,倡導“周末休閑游”,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3.82億元。商山物流園通車運營,物流快遞、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加速發展,服務業增加值增長28.6%,增速創近年新高。三次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多點支撐、多元帶動的“十三五”格局正在形成。
3月31日,在南秦新區的規劃沙盤前,我們看到了“十三五”商州區“生態產城一體化”的又一個嶄新空間。新區在建項目有5千戶移民搬遷安置區、南秦濕地公園,規劃項目還有商洛高鐵站、汽車產業新城、和計劃投資90億元的生態養老產業新城。
“南秦生態新區的建成,將實現商州區從‘西安一小時經濟圈’到‘西安半小時經濟圈’的巨大跨越。”南秦新區管委會辦公室規劃建設局副局長樵劍敏說。
從2011年商州區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朝陽、蓮湖、丹南、賀咀、龜山南區等一批城市新區拔地而起,大荊、腰市、牧護關等特色城鎮建設成效突出。“十三五”時期,商州區還將重點推動“生態旅游”和“城鎮建設”攻堅戰。從美麗鄉村到城鎮建設,促進生態產業與生態新區的融合發展。
到“十三五”末,商州區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到9∶45∶46,全區城鎮化率達到50.9%。在旅游上,圍繞建設“一地三線五區”旅游發展總體思路,配套發展文化、體育、健康等產業發展旅游。在城鎮上,加快“一體兩翼”中心城市建設,在中心城市、重點鎮、中心村、新型社區等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實現山水美、城鎮美、鄉村美、生活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