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 (孫傳卿 柯遵印)近日,商南縣開展“百個支部聯建 千名黨員聯幫 萬戶同步小康”主題實踐活動,力爭利用7年時間,通過兩輪包扶,實施精準扶貧,使全縣152個村11230戶貧困戶到2020年底實現穩定脫貧,與全國、全市同步邁入小康社會。
該縣采取縣級領導包鎮、部門“一把手”包村、一般黨員包戶的辦法,下派100名縣直部門“一把手”到各村任“第一書記”,原村黨支部書記任副書記,包扶部門與包扶村“一對一”組成聯建黨支部。選派1000余名黨員干部深入全縣11230戶貧困戶家中,開展摸底調查,建立脫貧致富登記卡。按照“一村一品、一戶一法、一人一方”的發展思路,實行“321”幫扶機制,要求縣級領導包鎮選擇3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部門一把手包村選擇2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每月到村不少于4次;一般黨員干部每人包1戶貧困戶;幫助村上跑項目、爭資金,每年至少為村上辦成1至2件實事。各鎮黨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積極支持、全力配合“第一書記”開展工作,班子成員每人至少聯系1個“第一書記”所駐村。
該縣將工作重心下移,著力解決貧困村組水、電、路、視、訊問題,解決貧困人口住房難、就業難、增收難、看病難等實際問題,解決因殘因智致貧問題。建立長效幫扶機制,一包到底,把所有貧困戶融入到產業富民的最前沿、鄉親鄰里的生活圈、和諧建設的第一線。包扶村和貧困戶不脫貧,聯建支部不解散、黨員干部職工不撤離。還每年召開一次部門聯席會議,研究整合捆綁各類涉農項目資金,發揮鄉土人才、大學生村官的作用,開展農村專業合作社、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農業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等,組團幫扶所駐村,做到“扶貧”與“扶智”結合,“輸血”與“造血”同步,引導村級黨組織和群眾自力更生,自主創業,不斷加快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