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徐世旺 余建軍)國家重新啟動新一輪退耕還林政策以來,山陽縣超前謀劃,積極實施,穩步推進,兩年來,已完成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面積1.8萬畝。
新一輪退耕還林嚴格限定在25度以上非基本農田坡耕地,重要水源地15度至25度非基本農田坡耕地實施。國家補助政策按5年分階段補助,每畝共補助1500元,其中300元為種苗造林費,1200元分三次補助給退耕還林主體。山陽縣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方式,堅持農民自愿、政府引導,尊重規律、因地制宜,加強監管、確保質量的原則,以縣城周邊、福銀高速、203省道和縣道,金錢河、縣河、銀花河“一城一高兩道三河”等重點區域、生態脆弱區域為重點,統一規劃、梯度實施。在樹種選擇上,堅持把群眾是否喜愛和樂于栽植放在首位,把選擇權交給退耕農戶。堅持統一規劃、工程實施、整體移交、分戶管理的新模式,一個村組、一條流域一次規劃到位,采取工程承包的形式發包給造林專業隊實施,驗收合格后移交給各農戶分戶管理經營。同時,嚴禁將基本農田、土地開發整理復墾耕地、坡改梯耕地、上一輪退耕還林地、自行超前實施退耕造林地和國家各類營造林項目地塊納入新一輪退耕還林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