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30日電 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第九期《超級歌單》特邀請著名劇作家、詞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劇協副主席閻肅和著名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楊洪基作為歌單發布人,在節目現場分享自己心目中20首屬于那個年代的中外名曲。
在兩位老師給出的歌單中,既有行進風格的群眾歌曲,如《義勇軍進行曲》、《大刀進行曲》;也有藝術性的抒情歌曲,如《延安頌》《松花江上》;還有反映抗戰的影視歌曲,如《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以及國外二戰經典曲目,如《喀秋莎》、《啊,朋友再見》等。在這些歌曲中既有承載了許多戰爭中不為人知的故事,也有許多充滿了革命浪漫主義色彩。
兩位歌單發布人與平安、王錚亮、金美兒、耿斯漢四位新生代實力派歌手一同向經典致敬,重溫戰火中燃燒著激情的旋律。
楊洪基王錚亮“跨國戰”,中俄《喀秋莎》齊亮相
在楊洪基的歌單中,有一首來自于前蘇聯描述少女思念戰場男友的“情歌”——《喀秋莎》。此曲可謂家喻戶曉、千里傳唱,也曾作為“送別曲”長期占據中國各地火車站。談及此曲,閻肅稱,《喀秋莎》最初只有4句歌詞,為尋找人來幫這4句歌詞譜曲,作詞者遭受挫折與碰壁,但千里馬終遇伯樂,最后不僅譜成了優美的曲調,更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不朽金曲。。
本期《超級歌單》中,王錚亮重新演繹了中文版《喀秋莎》,帶領大家回到了那個戰火年代,回味了少女喀秋莎的美麗情思。隨后,楊洪基也現場清唱俄語版的《喀秋莎》,濃郁的異國風情,完美的聲線,令閻肅驚嘆聽了楊洪基的演唱,覺得王錚亮的也就一般般了。這樣一場難得的“中俄對決”,也讓現場觀眾大呼過足癮。
平安“得寵”頻受閻肅青睞
金美兒“失意” 閻肅稱“自已要容忍”
平安因光頭形象一直自詡 “自帶光環”,在節目中“自帶光環”的平安得到了閻肅的肯定。在平安演唱《燈光》時,閻肅閉目細聽的神情中,分明帶著幾分陶醉,唱完點評更是給予其高度的贊譽。
金美兒作為本次金曲挑戰者,面對經典的老歌《二月里來》突破傳統民歌唱法的演繹,遭到閻肅 “完全不能接受”的批評,并表明:“是我孫女,就給轟出去了”,現場氣氛頗為緊張;但楊洪基卻稱贊金美兒現代風格的演唱令人耳目一新,完全理解并接受這種改編,楊洪基調侃:“因為我比閻老年輕十歲!”。究竟是怎樣一首改編版的《二月里來》,令閻肅連呼“要容忍”呢?
王錚亮巧“彈琵琶” 還原經典影片
作為經典影片《鐵道游擊隊》的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在很多上世紀60、70年代的人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在《超級歌單》中重新演繹這首經典歌曲,王錚亮進行了頗具心思的小設計,古典琵琶、古箏與現代吉他、架子鼓的完美結合,從低低訴說到慷慨激昂,王錚亮讓這首塵封于人們記憶中的“土琵琶”褪去了砂礫塵埃,以更為鮮活的視聽狀態再次呈現在人們眼前。
閻肅楊洪基兩隊對壘 平安王錚亮出招比拼
閻肅、楊洪基兩位藝術家作為中國樂壇的代表性人物,一直低調謙遜。本期節目在環節上進行了調整,由閻肅帶領平安、金美兒,楊洪基帶領王錚亮、耿斯漢進行比拼的方式決定收錄超級歌單的曲目,這樣的安排使原本關系親密的兩位老師不得不“爭鋒對壘”。
在第一環節中,二位老師為小組成員指定歌曲任務,并由對方導師決定最終哪首演唱的歌曲有機會收錄在“超級歌單”中。第二輪環節中,雙方導師各選派一名隊員演唱指定曲目,由現場觀眾投票決定第二首入選超級歌單的歌曲。
作為兩個小組的導師,雖不用親自上陣“對敵”,但現場的“較勁”卻毫不遜色。閻肅笑稱:“這首歌更適合男生來唱,我看平安就能很好演繹”。而楊洪基更是戲稱:“為了取勝,我要適當的降低些難度了”。
深受閻肅老師器重的平安,毫無懸念在第二環節得到欽點,演唱一首高難度《延安頌》,迎來滿場掌聲 。楊洪基老師組的王錚亮也毫不示弱,手抱風琴演唱前蘇聯歌曲《喀秋莎》,并出大招現場拉票。最終誰的曲目重新演繹更甚一籌,進入超級歌單金曲行列?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本周日21:20江西衛視《超級歌單》將帶你回到那個烽火連天的戰火歲月,和閻肅、楊洪基一起回憶往昔,聽嘹亮號角,唱響不朽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