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巴彥岱》走進國家民委直屬6所院校中央民族大學啟動儀式現場。 金碩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 冀江彤 趙雅敏)以知名作家王蒙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新疆伊犁生活為背景拍攝制作的電影《巴彥岱》,12月24日起相繼在國家民委直屬6所高校展映。當天上午,《巴彥岱》走進國家民委直屬6所院校啟動儀式在位于北京的中央民族大學大禮堂舉行,800余名各族師生為電影真實再現當年的生活以及質樸的民族之間情感所打動。
電影《巴彥岱》啟動儀式出席嘉賓及電影主創人員。 金碩 攝電影《巴彥岱》主要講述”老王”下放新疆伊犁勞動生活的故事。從城市到鄉村地域空間 的轉變,老王由最初的寂寞、郁悶等情緒轉變為開朗、快樂地與當地人生活在一起。熱心的 維吾爾大叔讓他知道了什么是“塔馬霞”(就是除了死,所有的都是高興事)。“塔馬霞 ”的人生態度,感染并感動了老王。影片從另一個側面講述了各族民眾在共同面對生活和命 運斗爭時,民族間和諧相處的感人故事。
啟動儀式上,中央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刀波在致辭中表示,電影《巴彥岱》沒有太多的煽 情橋段,卻譜寫出民族真情和人性之美的壯麗詩篇。尊重、理解、包容、溝通與愛,是電影 折射出的美好精神,不僅成為民族團結旗幟上的生動一筆,更滲透到每個人的血液乃至整個 民族的血脈中,在全社會范圍匯聚成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 巨大能量。
中國新聞社新疆分社社長李德華在電影《巴彥岱》走進國家民委直屬6所院校中央民族大 學啟動儀式現場致辭。 金碩 攝觀影后,中央民族大學學生陳思源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說,電影里提出一個國家不僅要有 國王、大臣、還要有詩人,我覺得老王就是那個詩人,為了自己的理想,甘愿忍受艱苦的條 件和陌生的環境,這讓我感觸頗深。陳思源告訴記者,看完影片后,感覺到新疆很美,有機 會也想去新疆體驗一下生活。
該校學生徐暖銀說,在中央民族大學里有很多來自各地的少數民族同學,會讓我想到和 他們在一起他們的淳樸與片中所反映出的民族之間的純樸感情,給我很多啟發。
中央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刀波出席啟動儀式并致辭。 趙雅敏 攝啟動儀式后,影片將在中央民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大學、 北方民族大學、大連民族大學相繼播映。
電影《巴彥岱》已于2014年12月1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首映式,今年初冬 相繼在烏魯木齊市各大影院公映,受到新疆各族民眾贊譽。新疆大學、新疆農業大學、新疆 醫科大學等多所院校公映,獲得師生們點贊。
《巴彥岱》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委宣傳部、伊寧市委、市 人民政府、中國新聞社新疆分社、北京南海影業有限公司等聯合拍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