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名為《奇俠》的喜劇武俠電影熱播,創意、笑點十足。百花神功、金雞大法等新招式層出不窮;穿幫、人工特效等“拙計”也逗得觀眾會心一笑,電影一經播出就引發熱議,廣泛引起80后和90后兩代人的關注。
據悉,《奇俠》,由愛奇藝影業、淘夢影業與杭州印象國際藝術教育聯合出品,愛奇藝和淘夢網聯合發行,馬翔編劇及執導,韓超、曾惜等主演的一部網絡電影,于3月16日在愛奇藝獨家上線。
《奇俠》的主題和模式主打懷舊,也可叫做致敬經典,電影致敬的是武俠片輝煌的時期,具有鮮明特征。從片尾鳴謝字幕上就能看出,電影致敬的內容包括邵氏電影、《83版射雕》、《白眉大俠》、《如來神掌》等,還有一部非常奇葩的武俠片——《江湖恩仇錄》。這些作品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他們都是80后青少年時期的流行影視作品。
不論從風格上來說還是從形式上來講,《奇俠》都在有板有眼地朝著致敬的方向靠攏,細節上如偽裝邵氏SB廠標;篡改《白眉大俠》片頭曲歌詞;模仿《83射雕英雄傳》眩光攝影以及《如來神掌》5分錢特效等等。看完本片也必會讓人聯想到《江湖恩仇錄》。可以說,這部影片也是創作者對舊時光的追憶。
短短幾天時間,該片點擊量可觀,一度成為了新浪微博熱門話題TOP5,并登上了電影榜榜首的位置。
充分證明,《奇俠》以極具情懷和逗比的風格,獲得了大量80后的認可和贊譽。然而引戰的關鍵也在于此,作為互聯網用戶的另一大主流群體,90后自然對這一突如其來的盛況感到好奇。但他們看完《奇俠》之后,隨即產生了一邊倒的差評。
對于雙方來說,沒有對錯只有立場,而且注定又是一場曠日持久的代溝之戰。90后看不懂電影沒有錯,80后維護情懷也沒有錯。作為互聯網時代中極具鮮明標簽的兩代,理想化與個性化之間的沖突,是80后與90后之間戰役的特征,就像《奇俠》結尾那樣,電影穿越到上世紀90年代,突出一個時代的印記。回味當年歲月,重溫少年之夢,每代人都會經歷這種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