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政協副主席 陳 元 |
企業是對外經濟合作的市場載體,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主體。應給予企業更多的支持,鼓勵企業充當“一帶一路”建設的先鋒
2013年,習近平主席訪問中亞和東盟時,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倡議。新時期下,“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不僅是我國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戰略,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途徑,更是順應大勢和地區發展需要、惠及沿線人民福祉的重大合作構想。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意義非凡。
企業是對外經濟合作的市場載體,更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主體。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作建設。加快互聯互通、大通關和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為我國企業“走出去”創造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企業要發揚絲路精神,把自身發展主動融入到國家戰略中,積極參與境外基礎設施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推動鐵路、電力、通信、工程機械等中國裝備走向世界,以經貿合作帶動人文和科技交流,為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然而,“走出去”不是簡單的一句話。中國企業在投入“一帶一路”建設的路上,會遇到很多困難。比如對當地政治經濟、投資環境、法律條文不熟悉,海外項目專業人才匱乏,“走出去”的配套政策和機制滯后等一系列問題。
為更好地服務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各級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應給予企業更多的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鼓勵企業充當“一帶一路”建設的先鋒。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還應鼓勵支持民間商會協會等社會組織為企業做好配套服務工作。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將協同國家開發銀行、絲路基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融資、融智、融商”綜合服務。各個研究部門也要加強對“一帶一路”戰略的規劃研究,協助企業拓寬戰略空間及信息、項目和融資渠道,進一步激發市場要素活力,更加有效地發揮市場的基礎作用。此外,還應考慮設立專門機構或社會平臺,促進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進行產業鏈分工與合作,促進企業“抱團出海”,幫助企業協調和解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一帶一路”是對古絲路的傳承和提升。未來,更多的中國企業將走出國門,擁抱世界。我相信,中國企業定會成為推進“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中堅力量。
(本報記者姚懿文根據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和中國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共同主辦的“2015中國境外中資企業年會”發言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5年03月24日 10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