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做大做強中國品牌、大力發展品牌經濟,是推進中國企業邁向國際產業鏈中高端,掌握產業話語權、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是提高我國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增強我國綜合國力的現實需要。去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提出“三個轉變”,即“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為新形勢下中國經濟的趨勢走向、戰略路徑提供了重要指針。
中國經濟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持續快速增長,依靠生產要素投入和以資源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型增長模式已走到盡頭,需要盡快走上結構優化、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集約型增長之路,這就迫切要求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也要結束產品、價格競爭的傳統路子,邁向質量、品牌競爭的高級階段,以品牌戰略助推中國經濟戰略轉型,為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和持久動力。
近年來,中國企業越來越重視品牌建設,加快“走出去”步伐,一些企業瞄準國際技術前沿,加快核心技術攻關,搶抓機遇、趁勢而上、彎道超車,開始在世界舞臺上嶄露頭角。但我們更要清醒地看到,作為經濟總量全球第二的經濟大國,中國擁有的國際知名品牌仍然屈指可數。有關數據顯示,發達國家擁有全球90%以上的名牌,而中國躋身世界品牌價值百強的品牌仍然鳳毛麟角。作為制造業第一大國,中國有220多種工業品產量位居全球第一,但仍總體處于國際分工和產業鏈中低端,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產品附加值不高,整體大而不強。如何打造高端品牌、進軍高端市場,如何加強品牌培育保護、改善品牌生存環境,成為擺在各級政府、行業企業面前亟待破解的重要課題。對于新聞媒體,更加全面、鮮活地報道好中國品牌的創新故事、生動事跡,引導中國消費者支持優質的國貨精品,為中國品牌做大做強、走向世界營造更好的國內國際消費環境和輿論氛圍,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和積極實踐的重要命題。
在這樣的形勢、背景下,人民日報舉辦此次中國品牌論壇,是貫徹落實中央有關精神的一次具體行動,是人民日報發揮中央媒體責任、強化輿論引導作用、服務經濟發展大局的一次重要實踐。可以說,論壇的舉辦是及時的、必要的,是富有意義的。論壇為中央有關部門、重點企業代表、各位專家學者搭建了一個很好的溝通對話平臺,希望大家暢所欲言、坦誠交流、集思廣益,為中國品牌壯大發展提供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為中國經濟實現新的騰飛貢獻智慧和力量!
(摘自在7月16日中國品牌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
《 人民日報 》( 2015年07月17日 13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