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深圳10月28日電 (索有為 胡博)2025碳達峰碳中和論壇暨深圳國家低碳城論壇28日在深圳國際低碳城拉開帷幕。本屆論壇以“AI賦能城市綠色發展”為主題,與會專家暢談實現“雙碳”目標與綠色轉型新解法。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秦黎明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廣東以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為引領,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綠色低碳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論壇現場。 彭程 攝深圳市副市長張華表示,深圳以先行示范的標準,率先探索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系統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建設全球領先的綠色建筑集群,積極探索超大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路徑。
一系列綠色低碳領域的重大成果在開幕式上發布。其中,《2025深圳市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圍繞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四大領域,對深圳綠色低碳發展的行動與成效進行展示。《粵港澳大灣區碳足跡標識認證工作成果》《粵港澳大灣區電化學儲能碳足跡白皮書》等碳足跡系列成果的發布,標志著大灣區在企業出海,規則標準輸出,應對國際綠色貿易規則以及推動區域協同降碳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在主旨演講環節,懷柔實驗室主任湯廣福發表了題為“新型能源體系構建路徑與關鍵技術”主題演講。他表示,新型能源體系構建的主要路徑包括大力發展“風光”、發展靈活性的煤電、深化電力系統轉型升級、推動氫能發展、協同發展其他能源等。談到新型能源的關鍵技術與前沿技術時,湯廣福建議要重視突破深遠海風電+新型光伏關鍵技術、靈活燃煤發電+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新型電網形態+新型電力裝備、氫能+新型儲能、供需互動+數字化技術等。
圓桌對話。彭程 攝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碳中和技術研究所所長成會明在“超大城市碳中和綠色技術及展望”主題演講中表示,城市碳排放是能否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推進城市碳中和,要特別關注新能源的利用、工業低碳工藝的變革、低碳或零碳建筑的建造,以及綠色交通的構建。
英國標準協會(BSI)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石慕瀾圍繞“以國際標準塑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凈零排放路徑”的主題發表演講。
本屆論壇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發展改革委、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龍崗區政府共同承辦。
會議還進行了“2025城市綠色低碳場景示范基地授牌儀式”及“2025年深圳市ESG實踐先鋒企業典型案例授牌儀式”,蓮花山超級充電站、麗星塑料再生利用產業基地、城市微農業立體可食用景觀零碳項目等10個項目獲頒2025城市綠色低碳場景示范基地,貝特瑞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潤置地控股有限公司、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獲評2025年深圳市ESG實踐先鋒企業典型案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