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司司長鄭昕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2014年4月小型企業PMI是48.8%,連續25個月在臨界線以下,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制約小微企業發展。
金融資本應該大力支持實體經濟,這已成為當下國家共識,但企業融資難問題的解決并不會立竿見影,尤其是隨著信貸收緊, “錢荒”壓力迫近,銀行進一步捂緊了錢袋子,小微企業的融資困難問題仍然嚴峻。
直面融資困局
由于經濟下行預期明顯,銀行信貸供給動力不足,而另一方面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則非常旺盛,處于一種失衡狀態。即便是銀行可以將更多資金投放到市場中,但是在資金定價上,遵循的還是價格和風險匹配原則,小微企業融資本成仍然偏高。這一問題已經受到來自國家各個層面的深切關注。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提出,將繼續加大定向降準措施力度,對于小微企業等符合結構調整需求的貸款以及能滿足市場需求的實體經濟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銀行等適當降低存準率。
小微企業多方尋覓融資渠道,一些企業有幸得到了來自金融機構的貸款,而更多的小微企業則選擇自籌資金或者民間借貸進行融資,有的企業甚至迫不得已選擇了成本較高的信托、資管計劃等融資方式。
票據融資創新
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可以說是牽動著整個業界的關注,相關各方都在不斷嘗試各種解決方法,而在各種融資方式中,較早實現利率市場化的金融市場子市場——票據市場,近年來逐漸成為企業融資的重要選擇。據統計,2013年中國企業年累計商業匯票簽發量已逾20萬億,期末商業匯票未到期金額達9萬億,由商業銀行簽發的融資性票據占比正逐年上升。
截至到2014年5月的最新統計顯示,5月新增票據貼現1545億元,環比大幅增加2373億元,占新增貸款比重回升至18%。貼現票據顯著增加從側面說明,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正在逐步得到緩解,同時也由于銀行自身風險偏好的下降,更加傾向于用貼現票據對貸款的替代,票據融資成為資金需求方和金融機構都更偏重的融資方式。
深圳前海模式
在票據融資業務興起之際,改革創新的“前沿陣地”——深圳,再次走在了市場前面。在深圳前海特區,有一家企業悄然通過互聯網金融的模式,以票據融資的創新之舉成功幫助銀行和小微企業之間建立了融資平臺,開創了融資創新的“深圳前海模式”,而此次金融創新的排頭兵就是一家叫 “票據寶”的公司。
在傳統金融領域,票據融資主要適用于銀行間的資金流轉,難以直接進入實體經濟體,難以直接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而“票據寶”的出現,則以互聯網思維巧妙化解了這個難題,以幾乎“零成本”的融資便利,幫助銀行真正實現了為小微企業實體經濟注入資金。
作為深圳前海金融創新的排頭兵,票據寶成立伊始即著眼于票據融資業務創新,通過審慎選擇,票據寶會選擇有融資需求且能提供銀行承兌匯票作質押的優質新興企業作為融資合作方。通過票據寶平臺,這些融資合作方可以銀行承兌匯票作為質押擔保,向普通散戶投資者募集資金。
在此之前,普通散戶投資者并不能直接介入票據融資業務,而票據寶則給普通散戶投資者參與票據融資打開了通道,這有效拓寬了票據融資的渠道,能夠助力銀行的票據融資更有效服務于市場資金需求。
票據融資權重漸加是融資市場發展的趨勢所在,而互聯網金融則助推了這一進程。隨著票據融資市場更加活躍成熟,像票據寶這樣的全國率先在票據融資領域開拓創新的領軍企業,必將對于助力銀行更有效開展票據融資業務,以及紓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促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發揮重要作用。而作為中國改革開放“排頭兵”的深圳,也因“票據寶”的出現,再次站到了引領金融創新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