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沙10月30日電 (記者 唐小晴)10月30日,湖南首條直達歐洲的國際鐵路貨運班列——“湘歐快線”雙線首發。兩列滿載湖南特色產品的國際貨運列車,從長沙霞凝鐵路口岸鳴笛啟程,分別駛向德國杜伊斯堡和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
“湘歐快線”采取南北雙線齊發方式首發,班列采用“集裝箱+整車”形式組織貨源。北線首發為集裝箱班列,貨物包括汽車配件、機械配件、瓷器、顯示屏、智力玩具、茶葉等產品,經滿洲里出境,途經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運抵德國杜伊斯堡,全程11905公里,運行時間16-18天。南線則經阿拉山口出境,途經哈薩克斯坦,運抵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全程6476公里,運行時間11天,首發系整車班列,貨物包括機械配件、石油管道、茶葉、化工產品等物品。兩趟班列貨源以湖南本地貨源為主,少量來自華南和華東地區。
資料顯示,歐盟是湖南第一大貿易伙伴,俄羅斯、東歐和中亞因自然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巨大,亦成為該省十分重要的海外新興市場。多年來,湖南對歐盟貿易輸出年均增長保持在15%以上。僅2013年,湖南對歐盟(28國)進出口33億美元;對俄東地區貿易輸出5.43億美元,同比增長40.9%。
此番開通湘歐國際貨運班列,不僅是湖南優化國際物流格局、提升國際物流整體時效、促進湘歐投資貿易發展的重大舉措,還是該省加強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互動、建設向西開放國際大通道的重大決策。
長沙海關黨組書記、關長黎對貞表示,海關作為進出境監督管理部門,他們將不斷優化監管與服務,做好湘歐國際貨運班列的通關監管工作,包括量身打造通關模式和快速驗放通關貨物。“在確保有效監管的前提下,適度降低出口貨物查驗比例,實現貨物運抵監管場所8小時內辦結查驗放行手續,推進湘歐國際貨運班列平穩運行。”
10時50分許,在湖南省副省長何報翔宣布發車后,頭披紅花的“長沙-杜伊斯堡國際貨運班列”率先鳴笛啟動,緩緩加速后向前方駛去。
當天,何報翔還會見了湘歐快線承運機構廣鐵(集團)公司和俄鐵遠東路橋、德鐵全球物流(中國)公司相關負責人,就首發班列運行保障和長期經營發展交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