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福州2月24日電 (記者余清楚、江寶章)2月11日,“海港特001”駁船載著亞洲第一大塔丙烯丙烷精餾塔徐徐進入福州江陰港。“巨塔”15日在江陰港滾裝上岸后,由大型板車運載到福州江陰開發區中景石化科技園項目裝置現場,這標志著我國軟包裝集團第一套80萬噸年丙烷脫氫制丙烯(PDH)項目正式進入設備安裝階段。
“中軟集團將在江陰開發區建設兩套共160萬噸年丙烷脫氫制丙烯項目。首套裝置今年4月投產后,將成為全球唯一擁有丙烯、聚丙烯、聚丙烯薄膜三級產業鏈的企業。”中國軟包裝集團董事局主席翁聲錦說,2017年全部建成投產后,年產值將達400億元。
而福建福耀集團,今年在俄羅斯、美國的項目將實現滿產運營或投產。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情況下,福耀逆勢前行的“秘訣”是靠技術創新。據介紹,福耀集團申請專利已超過300項,利用率達到80%。
在福州,創新已成為這座城市發展的強勁引擎,推動著“福州制造”向“福州智造”轉變。從閩侯汽車工業城到連江可門臨港工業區,從傳統優勢產業到新興的高科技產業,閩江口正崛起一批千億產業群。工信部發布的2014年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福建的4家全部在福州。
去年12月底,英特爾公司與福州瑞芯微電子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研發第一枚應用于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芯片,預計年銷售額將達到300至500億元。“作為IC設計企業,研發就是企業的生命線。這些年,公司的研發經費一直保持在占銷售總額的20%左右。”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
福昕軟件成為全球第二大PDF電子文檔技術提供商;網龍成為中國網絡游戲、移動互聯網應用行業的領軍者;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擁有百余項世界領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在強大的創新引擎驅動下,“福州智造”勢頭正勁,2014年,福州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3400億元,全市擁有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1家,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131家,市級行業技術創新中心42家。
今年,福州市本級財政預算將安排專項資金3億元,用于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工業轉型升級;安排科技專項資金0.98億元,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安排0.89億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隨著一系列鼓勵創新政策的實施,福州的跨越發展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