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東莞3月20日電 (李映民 李純)廣東省2015年最低工資標準從今年5月將平均提高19%,該地勞動力成本將大幅上漲。記者近日走訪多家廣東企業,了解在勞動力成本上漲情況下,廣東制造業如何利用高新技術,謀求轉型升級。
近年來,勞動力成本上漲和用工荒困擾著東莞許多企業,而最近,一場新的技術革新,讓人們看到解決這一問題的曙光。
2014年下半年,東莞正式提出“機器換人”政策。截至2014年底,該市已投入38.65億元人民幣幫助企業開展“機器換人”,直接減少用工約3.1萬人,平均產品合格率從89.3%增加到96.6%。
東莞普濟藥業董事長張育林告訴記者,他們新廠區的6條生產線全部使用從德國進口的“機器人”,取代原本人工。同樣的產量,雇傭工人的數量可以大大減少,質量還可以提升,企業每年可節省兩三百萬的用工成本。采用高新的生產技術,讓他們在今年可以輕松應對用工荒和工資上漲兩大難題。
除了生產設備的技術革新,在產品研發方面,廣東企業也緊抓國際新趨勢,在產品研發中融入高新技術,保持市場優勢。
珠海中富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企業之前一直為美國“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兩大國際飲料公司在中國的灌裝廠,以及國內名牌飲料廠家提供食品飲料容器包裝,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PET瓶專業生產企業之一。
雖然在飲料包裝方面已經是國內當之無愧的龍頭企業,但中富實業并沒有停止研發的腳步。近年來,該企業抓住國際上啤酒包裝從玻璃瓶向塑料瓶轉變的市場趨勢,在全國最先取得了PET塑料啤酒瓶技術的專利,搶占市場先機。
中富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今后這種高新技術的啤酒包裝在歐洲市場潛力巨大,他們將開拓更加廣闊的國際市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