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寇佳麗
12月17日,國家移民管理局于官網發布《關于進一步放寬優化外國人過境免簽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決定自即日起進一步放寬優化外國人過境免簽政策。
《公告》顯示,“將過境免簽外國人在境內停留時間由原72小時和144小時均延長為240小時(10天)”“增加適用口岸”“擴大停留活動區域”。
中國消費經濟學會副理事長洪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是我國在已有過境免簽政策基礎上的又一次有益嘗試,將更好促進入境游,助力旅游經濟增長,帶動交通、餐飲等相關產業發展,提振消費,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增強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年初至今,我國入境游持續升溫,“China Travel”(中國游)火遍海外各大社交平臺,政策支持無疑是關鍵驅動力。2023年11月17日,國家移民管理局正式發布了《關于我國72/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擴展至54國的公告》。此后,72/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在境內外廣受歡迎,引發熱烈反響。
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月份至11月份,全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2921.8萬人次,同比增長86.2%;其中通過免簽入境1744.6萬人次,同比增長123.3%;今年以來,適用72/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來華外國人數量同比上升132.9%。
“《公告》的發布非常及時,新增政策適用地區資源稟賦各具特色,可有效滿足外國人來華旅游、商務等多樣化需求,放大政策疊加效應,助力我國在已有入境游成果上再創佳績,為旅游經濟高質量發展蓄力。”洪濤表示,近日,中國春節申遺成功,一個多月后,蛇年春節到來,最新版的過境免簽政策很可能為入境游帶來可觀流量,助力2025年旅游經濟迎來開門紅。
近些年,我國持續優化過境免簽政策,不斷提升其吸引力與含金量。多位受訪專家表示,包括《公告》在內的一系列政策,與旅游經濟的良好發展直接相關,也與提振消費、挖掘服務貿易出口潛力、提升開放水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政策紅利帶動入境游游客增多,這些游客在華的住宿、餐飲、購物等行為,會提振各行各業消費、提高行業從業人員收入,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賺到更多錢,消費意愿隨之增強,消費潛能得以釋放,從而更好促進消費。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宋思源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入境游本身是服務貿易出口的重要內容之一,《公告》等一系列過境免簽政策的落地,將通過發展入境游讓更多境外消費者感受并了解我國高品質服務,從而不斷吸引更多國際客商來華實現服務消費,為服務貿易出口創造新機遇。
此外,不斷優化過境免簽政策,以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開放歡迎海外游客,彰顯了我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和信心,為進一步引入外商和外資創造了良好條件。
談及過境免簽政策的落實,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華德榜創始人宋向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相關配套工作也要跟進:建議加強政策宣傳與解讀,提升政策內容知曉度;推廣便捷通關模式,優化查驗手續;提升旅游景區的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強化安全監管;繼續支持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設,提升消費供給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