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珂
12月2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表示,經濟普查是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全面了解掌握經濟家底的重要手段。根據《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經濟普查每五年開展一次,分別在逢3、逢8的年份實施。
康義指出,普查結果顯示,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單位數量大幅增加,吸納更多從業人員;企業資產規模不斷壯大,營業收入較快增長,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勞動生產效率有所提高;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數字經濟發展壯大,區域發展協調性、平衡性不斷增強,五年來我國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普查結果顯示,2023年末,全國共有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法人單位3327.0萬個,比2018年末(2018年是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年份,下同)增加1148.1萬個,增長52.7%;產業活動單位3636.0萬個,增加1181.0萬個,增長48.1%;個體經營戶8799.5萬個,增加2503.6萬個,增長39.8%。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1019.7萬個,占30.6%;租賃和商務服務業460.9萬個,占13.8%;制造業404.9萬個,占12.2%。在個體經營戶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4479.1萬個,占50.9%;住宿和餐飲業1092.2萬個,占12.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816.9萬個,占9.3%。
在從業人員方面,2023年末,全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42898.4萬人,比2018年末增加4574.8萬人,增長11.9%,其中女性從業人員17047.4萬人。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6429.5萬人,減少826.3萬人,下降4.8%;第三產業從業人員26468.9萬人,增加5401.2萬人,增長25.6%。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17956.4萬人,其中女性從業人員8420.0萬人。
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制造業10481.5萬人,占24.4%;批發和零售業5325.8萬人,占12.4%;建筑業5117.2萬人,占11.9%。在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8224.1萬人,占45.8%;住宿和餐飲業2541.0萬人,占14.2%;制造業1836.1萬人,占10.2%。
在資產負債狀況和營業收入方面,2023年末,全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1439.1萬億元,比2018年末增加524.9萬億元,增長57.4%。其中,第二產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252.1萬億元,增加78.4萬億元,增長45.1%;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1187.0萬億元,增加446.5萬億元,增長60.3%。
2023年末,全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負債合計975.4萬億元,比2018年末增加351.4萬億元,增長56.3%。其中,第二產業法人單位負債合計150.2萬億元,增加49.7萬億元,增長49.5%;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負債合計825.2萬億元,增加301.7萬億元,增長57.6%。
2023年,全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實現營業收入442.6萬億元,比2018年增加148.0萬億元,增長50.2%。其中,第二產業營業收入188.8萬億元,增加45.0萬億元,增長31.3%;第三產業營業收入253.8萬億元,增加103.0萬億元,增長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