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改革爭在朝夕,落實難在方寸。下一步,國資國企要深入實際、精準施策。比如,為適應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等任務需要,國有企業集團公司對不同子公司要實施不同的管控模式,對原創性研發類子公司要建立長周期的投入機制、考核機制和寬容創新失敗的機制。”12月27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茍坪在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2024年第四次專題推進會上說。
現場圖 杜雨萌/攝
2024年,是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承上啟下的一年,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年?!蹲C券日報》記者從會上獲悉,各地、各中央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70%以上主體任務已經完成,國資國企改革進展順利。
茍坪強調,下一步,要找準優化改革方法的切入點,事半功倍推動國資國企改革取得更大實效。
為進一步提升改革舉措的整體效能,茍坪提出了“五個要”:一要善于用系統思維提升科技攻關成效。創新聯合體的“盟主”要主動發揮作用,明晰利益聯合機制,圍繞市場目標導向,優化科技攻關力量配置,推動不同層面的技術要素與市場要素系統集成。
二要扎實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鏈長企業與用戶企業要雙牽頭,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自主可控、融通發展。要充分重視開放市場和應用場景,鼓勵企業加大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采購力度。
三要推動形成真正的創新土壤、文化和生態。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要求,統籌優化企業科技創新相關規劃、組織、考核、激勵、合規免責等體制機制,推動企業形成行業領先的研發能力體系。
四要通過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推動結構優化。重點圍繞“三個集中”立足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尊重創新規律和產業發展規律,鼓勵以創新能力強的企業為龍頭,以市場化方式推動重組整合,實現“1+1>2”,推動更大范圍的資源優化配置。
五要用“五個價值”的鮮明導向統籌引領各項改革任務。要以提升“五個價值”為風向標,推動各項改革舉措聚焦價值創造,提升改革效能。
盡管當前國資國企改革已取得了明顯進展,但一些“老大難”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對此,茍坪表示,要更加注重問題導向,以重點難點突破引領改革縱深推進。比如,針對管理人員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要著力解決有制度沒動作和覆蓋廣度深度不夠的問題。
2025年底前,國有企業普遍推行管理人員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明確要求。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目前,國務院國資委正在研究制訂相關工作指引,加強政策指導。需要提醒的是,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適用對象是管理人員,而非普通員工,而“末等”也不等于“末位”。
2025年是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決戰決勝之年,茍坪稱,國有企業要緊緊圍繞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要求,抓緊研究細化明年重點改革任務舉措。要把提高改革質量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堅持進度服從質量,同時,要統籌安排好進度,重點難點任務要往前排,決不能把難題拖在后面。后續,國務院國資委將專門印發2025年改革工作要點。
茍坪還表示,下一步,要在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同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前瞻性、高起點研究謀劃后續改革工作,多研究提出一些真招實招硬招,多形成一些牽引性、帶動性強的改革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