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6日電 (王夢瑤)中國國家數據局副局長沈竹林6日在北京舉辦的一場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將帶動數據流通利用以及網絡、算力、安全等設施的建設和升級。據業界初步估算,數據基礎設施每年將吸引直接投資約4000億元,帶動未來五年投資規模約2萬億元。
國家發改委、國家數據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聯合印發《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下稱《指引》)。《指引》提出,到2029年,基本建成國家數據基礎設施主體結構。
建設和運營國家數據基礎設施是中國構建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的迫切需要。國家數據局數字科技和基礎設施建設司司長杜巍在此間指出,2023年,中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在10%左右,數據總產量達到32.85澤字節(ZB),同比增長22.44%,但是僅有2.9%的數據被保存,企業超過一年未使用的數據占比近四成,數據流通利用效率有待進一步提升,迫切需要構建橫向聯通、縱向貫通、協調有力的國家數據基礎設施,滿足數據流通利用和價值釋放需要。
按照《指引》,到2029年,中國將初步形成橫向聯通、縱向貫通、協調有力的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基本格局,構建協同聯動、規模流通、高效利用、規范可信的數據流通利用體系,協同構筑數據基礎設施技術和產業良好生態,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體制機制基本建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