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1月8日電 (記者 沙見龍)2024年前11個月,山東省進出口突破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出口同比增長6.9%,好于全國0.2個百分點。8日,在山東省人民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商務廳副廳長崔洪光介紹該省多措并舉推動出口穩增長相關情況。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沙見龍 攝據崔洪光介紹,山東優化機制政策供給,圍繞培育跨境電商、“新三樣”等外貿新動能,先后推出72條具體措施;深化“商務+”工作機制,聚合金融、港口、班列、供應鏈等各方資源協同發力。前11個月,“魯貿貸”授信金額同比增長20.19%,中歐班列開行2509列,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20億噸,有力支撐了該省出口持續向好。
2024年,山東深入實施“好品山東魯貿全球”境外市場開拓行動,累計組織8000余家企業赴東盟、中亞、拉美、非洲等市場參加展洽活動270余場,省內舉辦26場國際精準采購系列活動。崔洪光說,今年前11個月,山東對東盟、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新興市場出口分別增長20.4%、10.8%、10.2%,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同比增長15.4%,農產品出口同比增長11.1%。
山東實施跨境電商賦能產業帶高質量發展行動,聯合知名跨境電商平臺合作開展20余場產業帶賦能活動,成立80個跨境電商產業帶工作站,重點培育70個跨境電商交易服務平臺、知名品牌和商品展示中心。崔洪光稱,山東先后舉辦了山東跨境電商生態大會、中國(山東)跨境電商交易會、黃河流域跨境電商博覽會等活動,今年前11個月跨境電商出口占比達到9.8%,市場采購貿易出口實現2位數增長。
據了解,山東對首批認定的16家供應鏈頭部企業進行全方位培育,出臺促進供應鏈頭部企業加快發展的工作措施;健全完善二手車出口促進機制,該省二手車出口數量同比增長26.6%;推動AEO企業高質量發展,出臺15條AEO企業聯合激勵措施;用好“山東省穩外貿穩外資服務平臺”“一企一策”協調解決企業通關、物流等各方面問題,累計已解決外貿企業問題2800余個。
濟南海關副關長張瑞宏介紹說,2024年,濟南海關扎實推進智慧海關建設和“智關強國”行動,持續優化海關監管模式和作業流程,系統推進綜保區高質量發展綜合改革、自貿試驗區改革、內陸港監管制度創新、屬地查檢改革、技術機構改革等系列改革,為跨境貨物通關便利注入改革活力。
張瑞宏舉例稱,對出口危險品,濟南海關在全國首推“批次檢驗”模式改革,在完成首次現場檢驗后,對后續出口同品類貨物免于現場檢驗,提升企業通關效率70%;在航空口岸首創實施“空側直通”作業模式,實現國內中轉貨物直通至國際區域,將空運中轉貨物操作時間壓縮70%以上。
此外,山東不斷優化“商務+金融”機制模式,統籌謀劃、協同聯動,強力推進“好品山東魯貿全球”市場開拓行動,創新合作路徑、拓展服務領域,2024年新增商務領域資金支持7184億元,較上年增長12%。強化“貸—保—擔”協同,“魯貿貸”承辦銀行提供貸款145億元,“關稅保”釋放關稅保證金71億元,“齊魯進口貸”擔保放款16億元。據初步核算,以上特色金融產品帶動企業進出口791億元。(完)